当前位置: 利雅得 >> 利雅得地理 >> 2ldquo三个沙特rdquo
《极端之国(二)——“三个沙特”的沉浮》
——阿里帕夏、拉希德家族、伊本·沙特
依靠极端的瓦哈比思想,沙特家族在19世纪初从奥斯曼帝国和哈希姆家族手里抢占了两大圣城以及大半个阿拉伯半岛。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醒悟,沙特家族将如何应对?19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又是什么形势呢?
本文包括三部分:
一、埃及的帕夏
二、混乱的内志
三、沙特家族归来
一、埃及的帕夏
对于沙特家族的崛起,实际上奥斯曼帝国一开始并不在意,毕竟动乱的只是荒芜的内志地区,不毛之地,不理也罢。不过当沙特人抢占了汉志和两大圣地之后,奥斯曼帝国乃至其他阿拉伯人都坐不住了。
向沙特人出兵的是与汉志隔红海相望的埃及。从距离上看,汉志与埃及的距离非常近,虽然苏伊士运河还未开通,但是红海和苏伊士地峡历来就是欧亚非大陆之间最重要的商路之一,疯狂的瓦哈比信徒必然让埃及人坐立不安。
埃及、汉志与内志地缘示意图
(19世纪初)
▼
埃及出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来自埃及总督默罕默德·阿里(阿里·帕夏PashaAli)的野心。虽然当时埃及名义上归属于奥斯曼帝国,但是通过阿里帕夏的改革,初步实现了近代化的埃及更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
▼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作为来自巴尔干半岛的穆斯林,阿里帕夏一直想扩大势力范围,占领汉志和沙特只是他梦想统一阿拉伯地区的开始。关于阿里帕夏和近代埃及的具体故事我们要以后找机会再说了,我们还是先回头看看埃及对沙特的这场战争。
年,阿里帕夏奉命出征阿拉伯半岛。这场“瓦哈比战争”前前后后至少持续了七年。埃及军队越过苏伊士地峡,南下汉志山脉,先后收复麦地那和麦加两大圣地,之后在阿里帕夏的儿子易卜拉欣的率领下,埃及军队长驱直入内志地区,最终攻克了德拉伊耶城堡。
穆罕默德·阿里(阿里帕夏)时期埃及的扩张
(-年)
▼
(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候的沙特国王(德拉伊耶酋长国埃米尔)是“沙特大帝”的儿子阿卜杜拉·本·沙特,他被埃及人带到了开罗,之后又送到君士坦丁堡,以亵渎圣城的罪名被处决,沙特第一王国也就此灭亡。
二、混乱的内志
经过埃及人的这一轮战争,沙特家族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家族内部也陷入了混乱。不过,好消息是沙特家族人丁兴旺,仍然有许多族人散落在阿拉伯各地,他们还可以谋划着恢复统治。
在沙特第一王国灭亡六年之后的年,由沙特家族的另一个支系完成了复国。“沙特大帝”的堂兄弟图尔基恢复了沙特家族的统治,建立起内志酋长国(沙特第二王国)。因为德拉伊耶已经被埃及人夷为平地了,所以图尔基选择了紧邻德拉伊耶的利雅得作为新王国的首都。
沙特第二王国的疆域范围
(年)
▼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沙特的统治非常不稳固,因为家族篡权、埃及入侵而导致政权数次更迭,而且来自北方的一股新势力也长期威胁着沙特家族——拉希德家族。拉希德家族发家于内志北部的哈伊勒,那里扼守着重要的古代商路和朝觐之路,从哈伊勒出发可以轻易的南下抵达麦地那或者利雅得。
哈伊勒和德拉伊耶地缘示意图
▼
拉希德家族在第二沙特建立后一直支持图尔基的儿子费萨尔争夺沙特王位,后来家族族长由图尔基任命为杰贝勒·沙马尔酋长国埃米尔,而且拉希德家族也是因为沙特家族的影响才信奉了瓦哈比思想。所以拉希德家族曾经在政治和宗教上一直接受沙特家族的领导,双方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
然而拉希德家族后来却选择投靠了奥斯曼帝国,与沙特家族反目成仇。甚至在年,趁着沙特家族的内乱,拉希德家族一举铲除了沙特家族的统治,完全占领了整个内志地区。在杰贝勒·沙马尔酋长国全盛时期,拉希德家族完全控制了内志地区,北部边界达到叙利亚沙漠一带,非常靠近新月沃地核心城市大马士革和巴格达。
杰贝勒·沙马尔酋长国全盛时期示意图
(-年)
▼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沙特家族发家之初“不讲武德”,但是拉希德家族也是真的“狗”,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了曾经的“主子”。现在看来拉希德家族的眼光显然是非常狭隘的,选择了奥斯曼帝国这个即将陨落的靠山,最后的结果我们也可想而知。
三、沙特家族归来
在年,第二沙特灭亡的十一年后,“不死的小强”又回来了。来自沙特家族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又重新完成了沙特的复国。
这个阿卜杜勒阿齐兹就是沙特第二王国前国王费萨尔的孙子,从沙特第一王国的穆罕默德一世算起,他已经是沙特家族的第六代子孙了。显然阿卜杜勒阿齐兹继承了他祖父们的机智与英勇,当年在被拉希德家族驱逐之后,仅有15岁的阿卜杜勒阿齐兹曾经在科威特流亡近十年,后来他带来数十名族人就攻占了整座利雅得城。
沙特第一、第二王国王位继承表
▼
在夺回利亚德之后,阿卜杜勒阿齐兹又花了几年时间抵抗住了奥斯曼帝国和拉希德家族的攻击,基本控制了利亚德、卡西姆、哈萨等地,逐步稳固了在阿拉伯半岛的地位,重新让沙特家族回到了阿拉伯地区的牌桌之上。
因为建立了延续至今的沙特第三王国,所以阿卜杜勒阿齐兹也被尊称为“伊本·沙特”(Ibnsaud)。其实他的名字里除了表示家族的后缀“艾尔·沙特”外,并没有“沙特”的名字,但是因为是王国的创建者,所以后世也就以家族的名称来称呼他,一般现在都将“伊本·沙特”作为沙特国父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尊称。
年轻的伊本·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
▼
(图片来自网络)
伊本·沙特在建国之初也着力于巩固沙特家族的政权,通过发起“伊赫万运动”,改变国内游牧社会的属性,建立农业种植区和定居点,加强了政府对于各部落的控制,逐步建立起沙特国家的概念。
三大家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
总体来看,从沙特第一王国灭亡到阿卜杜勒阿齐兹建立沙特第三王国的这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管是老牌劲旅哈希姆家族,还是后起之秀沙特家族和拉希德家族都各自占据了一定的势力范围,内志和阿拉伯半岛内部都还尚未形成一家独大的政权。
最终是什么因素打破阿拉伯半岛的平衡呢?即将到来的一战又将如何改变沙特的命运呢?我们下期再说。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链接
1.瓦哈卜与沙特家族的联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