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利雅得 >> 利雅得矿产 >> 国际城市观察新世纪以来全球城市格局及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在全球范围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世界城市。本文基于公认的世界城市研究权威组织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年4月最新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并对照年以来共6轮排名,梳理了-年世界城市的发展演进特点。在全世界范围,16年间进入世界城市行列的城市由个增长到个,增幅近6成。中国入列的世界城市从年6个增长到年的33个,实现近5倍的增长,总量上仅次于美国。香港、北京、上海都具备了冲击顶级“全球城市”的条件。
关键词全球城市;世界城市;一带一路;中国;上海
近期,国内一些特大城市均提出朝着世界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例如北京总规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海总规提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深圳发展战略提出全球创新城市。
在世界城市的研究中,最为权威的是由泰勒领导的位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lobalizationandWorldCitiesStudyGroupandNetwork,GaWC),基于会计、广告、金融、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总部分支机构分布,尝试对世界城市进行定义和分类。他们于年起开始发布世界城市排名,迄今已发布了7次。最新一次于年4月发布了年版排名,入选城市达到了个,对当下世界城市实力格局给予了较好的刻画。
本研究尝试对GaWC历次排名报告进行梳理,分别从全球、区域、“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四个层面开展具体分析,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把握世界城市的发展变化,为中国世界城市的崛起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全球范围世界城市快速崛起,数量增加、等级提升本文重点对GaWC年、年、年、年、年、年的6轮排名进行分析(GaWC年首度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在分类方法与后续年份不同,并不适合与其他年份进行对比)。从总量上来看,本世纪以来达到全球化经济枢纽节点地位的世界城市总体呈上升趋势,入围榜单的城市数量从年的个城市增加到年的个,总量增加了将近60%(图1)。期间,年和年增长特别显著,分别比前轮增加了41个和61个。
图1-年世界城市数量变化趋势
GaWC将入围的世界城市划分为5档12级,最高层次的“全球城市”为α++级,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城市,在所有年份的排名中,均只有伦敦和纽约两个城市入围。第一梯队“世界城市”,包括了α+、α、α-三级,其中α+城市是其他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城市,与伦敦和纽约形成补充,大部分是为亚太地区提供先进的服务需求;α和α-级的城市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城市,在世界经济中连接着大的经济区或国家。第二梯队“世界城市”,包括β+、β、β-三级,均有助于将其地区或国家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第三梯队“世界城市”包括γ+、γ、γ-三级,主要是连接较小的地区或国家进入世界经济的城市,或者虽是主要的世界城市,但其主要的全球能力不是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准世界城市”包括“高度自足”(highsufficiency)和“自足”(sufficiency)两个级别,此档城市尚处于踏入世界城市的门槛阶段,多能够提供足够程度的服务,无需明显地依赖其他世界城市,通常是较小的首都或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城市。
对不同等级城市的变化进行分析(图2)可见:“全球城市”(α++级)在16年间并无变化,伦敦和纽约一直保持着全球性的绝对领先地位;第一梯队“世界城市”从年的31个增加到年的47个,其中α+级增加了3个(北京、迪拜、上海),但真正有能力冲顶“全球城市”的仍是少数;第二梯队“世界城市”从年的35个增加到年的81个,增长最快;第三梯队“世界城市”城市从年的53个增加到年的84个;“准世界城市”从年的个增加到年的个。总体来看,伴随着世界城市数量的增加,等级不断跃升,其中位于第二梯队的城市增长最快,主要是南亚、西亚、北美、中美等地区增长较为突出;同时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准世界城市”增长总量亦较大,主要集中于东亚、南美、北美地区。
图2-年不同等级世界城市的变化趋势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增长迅速,但发达国家世界城市仍占主导地位从发达与发展中世界的视角来看,发达国家的世界城市数量占据主导优势,发展中国家仍然相对落后,但发展中国家的世界城市增长较为迅速。我们选择是否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接纳作为“发达”和“发展中”地位划分的标志。OECD成员国有35个。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年OECD成员国城市中进入世界城市榜单的数量达到了个,占到了全部世界城市的52.1%;与年的59.3%相比有所降低,但依然占据主导优势。发展中国家城市进入世界城市榜单的数量还相对较少,但增长迅速,从年的93个增加到年个,增加了80个,占世界城市的总量由年的41.0%增加到年的47.9%。整体上,至年间,世界城市的增量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城市贡献的。
图3年与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世界城市数量
就不同等级的城市来看,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级城市快速崛起。其中,年到年,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梯队世界城市(α+、α、α-)、第二梯队世界城市(β+、β、β-)分别增加了10个、33个;而同期发达国家第一梯队世界城市(α+、α、α-)、第二梯队世界城市(β+、β、β-)分别增加了6个、13个(图4)。
图4-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世界城市数量变化趋势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世界城市增长明显,但水平依然较低“一带一路”倡议重点畅通亚欧非连接地带的是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全球化参与相对滞后的主要板块。本文选取了“一带一路”沿线(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东欧和北非)60个国家(不含中国)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数据统计,年以上60个国家城市人口超过30万的城市有个,超过万的城市有个,超过万的城市有36个。本世纪以来“一带一路”沿线进入世界城市榜单的城市数量快速增加,从年的49个增加到年的81个(表1)。但相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庞大的城市数量而言,其融入全球化程度仍相当不足。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进入世界城市不仅相对数量偏少,而且整体等级都较低。例如,年进入世界城市榜单的81个城市中,准世界城市就有29个,占35.8%(图5)。一旦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有潜力迅速提升能级,跨越“准世界城市”的门槛。
图5年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世界城市等级结构
分区域来看,“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世界城市的发育极度不均衡(表1、图6)。西亚世界城市数量最多,有26个城市,且迪拜进入α+级。建议中国城市可以加强与高等级世界城市在交通、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协同为西亚方向的主要策略,主要协同迪拜、伊斯坦布尔、利雅得和特拉维夫。南亚、东南亚、东欧分别有19、14和16个世界城市,且16年间等级均在持续稳定增长。建议筛选位于我国主要经济合作走廊上的节点城市,加大贸易投资合作力度,推动与我国合作的伙伴城市在本区域世界城市群体中的竞争力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例如河内、胡志明、曼谷、雅加达、内比都、仰光、万象、新加坡、达卡、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等。中亚和北非城市进入世界城市榜单的城市依然较少,年分别仅有3个入选。建议将中亚、北非作为我国对外援助和丝路基金投放的主要方向,通过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亚、北非扩大世界城市基数,提升融入全球化水平。特别是对未来城镇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根据联合国预测,到年城镇人口增长较快的非世界城市包括苏丹的尼亚拉、欧拜伊德、卡塔里夫、瓦德迈达尼、喀土穆、卡萨拉、苏丹港以及阿尔及利亚的杰勒法、杜尚别等,其城镇人口增长均超过50%。
图6年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的世界城市数量
四、中国城市整体崛起,拥有全球第二大世界城市群体年以来,中国的世界城市快速崛起,从年进入GaWC世界城市榜单的6个城市增加到年的33个,占全部世界城市的比重相应从2.64%增加到9.14%。中国拥有的世界城市总数仅次于美国(51个世界城市)。年的33个中国(含港澳台)的世界城市分别为5个第一梯队世界城市;3个第二梯队世界城市;12个第三梯队世界城市;13个准世界城市,呈现非常稳固的金字塔结构。
在高等级世界城市方面,北京和上海自年以来已稳定处于第一梯队前列(α+级),具备了冲击顶级全球城市的条件。香港和台北虽同处于高等级世界城市行列,但自以来等级均未有进一步的提升。广州年首次进入第一梯队世界城市(α-级)行列。深圳、成都、天津处于第二梯队,其中成都的崛起尤为突出,直接从年的准世界城市等级,跨越第四档次(γ+、γ、γ-)进入第二梯队世界城市行列(β-)。在未来高等级世界城市的崛起过程中,中国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图7-年中国不同等级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
纵观年以来的16年,年至年间的跨越最大,中国新增15个世界城市。这主要得益于一大批中国的省会城市、区域门户城市踏上或跨越门槛,进入第三梯队世界城市和准世界城市行列。这些城市除东部的苏州、济南、福州、宁波外,主要是长沙、沈阳、昆明、太原、长春、合肥、郑州、南宁、哈尔滨、乌鲁木齐等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进入世界城市榜单的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更加均匀。中国对于全球化的融入已是全域性的。
五、结论与启示通过对GaWC持续16年的世界城市评价的分析,可以发现全球层面世界城市快速崛起,数量增加而且城市等级提升明显,但发达国家的世界城市仍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依然落后,不过以中国为引领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城市增长迅速,发展潜力较大。
对“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世界城市进行考察,年以来世界城市数量虽然增长明显,但其高等级的世界城市还相对较少,发展水平依然较低。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经济联系会更加频繁,世界城市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多,而且目前处于中等级别的世界城市将有更多的机会成长为高等级的世界城市。
年以来,中国大陆的世界城市快速崛起,高等级的世界城市不断增加,排名前列的北上广深基本维持稳定。一大批中西部省会城市开始进入世界城市榜单,尽管这些城市仍处于低等级世界城市或世界城市的门槛阶段,但无疑这些城市将为中国高等级世界城市的崛起提供了重要基础。可以预见,不仅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而且是中国城市的全球化深度参与,以及中国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带动,将共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
作者简介
杨传开,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城镇化与区域发展、人口流动。
屠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城市蓝皮书》主编,“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张方闻,硕士研究生,美国乔治城大学麦考特公共政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管理。
提供城市世纪的前沿解读,探寻都市发展的国际坐标——上海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创新型智库官方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能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kc/1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