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

有枝可栖,有翅可依,有愿可期

发布时间:2021/9/4 11:56:25   点击数:

从深圳飞杭州的飞机上开始动笔写今年的总结。标题里的几个词在心里已经盘旋了很久,源于某天读到的一句话:

Abirdsittinginatreeisnotafraidofthebranchbreaking,becausehertrustisnotinthebranch,butinherownwings。

像一只鸟一般扑腾了很多年,有时候目标明确,有时候只是随遇而安。大多数变化都是主动发起,背后的决策是看是否能因为这个变化够获取更多的体验,让翅膀变得更强壮,心中的天地能够更宽,面对无常或者不可控力能够接受的边界更广。

年底,换城市,换工作,换生活方式。外部看似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却是在用排除法做选择题,从不确定中找到一些确定性。

如果忽略自己其实是住在“余杭村”,正常活动范围仅在方圆5公里;且日常并没什么大把可挥霍的时间的现实,那么杭州,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长期居住地。四季分明,色彩丰富。城中山水环绕,环顾都是历史古迹与人文,诗茶酒友在身边触手可及。更何况,春有樱,夏有荷,秋有桂,冬有雪的地方也并不多见。

因为喜欢,所以在还没有正式搬到这里之前,因工作或者私人的邀约,我已经来过很多次。一直不喜欢走重复的路,唯独杭州和北京,居然同样的马拉松路线跑过2次,还有时不时翻山越岭的小越野。42公里,完全用脚来丈量。若说不爱,也是骗人的。

所以停留栖息。年中,搬进了自己歪打正着购置的房子。学了那么多年的经济学,唯一未雨绸缪由供给和需求理论做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了。除了上班近这个好处外,终于可以把那些辗转四处仍不忍丢弃的书本放进那一面顶天立地的书柜墙,让那些记录着不同轨迹的旧物从各个地方汇集到这里然后各归各处,让家里的绿植鲜花不因为我常常不在而缺水凋零,可以从容地买各种喜欢的东西而不用担心搬家太麻烦。

断舍离什么的,请原谅我至今只会写不会做。

12月的某天出差落地白云机场,想起十几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天第一次抵达广州,满眼都是欣欣然的样子。彼时是研究生一年级的暑假,我拿着某公司的录取信,以武汉录取的唯二的暑期实习生的身份,略带虔诚地从这里走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之后的很多年,无论我的工作地点在哪里,无论我是在为谁服务,身份证和户口首页总是提醒着我和这个城市的渊源。如今白云机场和十几年前仿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熟悉的机场倒是又多了很多个。几年前离开前前东家时的最后一站是杭州萧山机场。这一趟回广州办完所有的手续,从此身份证户口本便是杭州二字。从广州到杭州,有些巧合总是暗含玄机。

此为可栖之枝。

年,我所遇到的人,看到的事情,听到的故事,大多都已经不同于过往的圈子和认知。想想这水大鱼大激荡前行的十年早就让多少人的命运超出了过去若干年人们的认知范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看得见,才能守得住。我相信命运大抵会对于努力或者坚持的人有所馈赠。有时候的确很佩服那些执着又纯粹地扎根一念的人。无论身家几何,依然活得那么真实自然,生机勃勃,烟火气十足。也很庆幸自己身在这样一个时代,有着无数的轨道可以供选择。你看那潮起潮落,英雄辈出;也有人云淡风轻,于是天下莫能与之争。

只是我依然对“什么shape了一个人今天的样子”充满好奇。今年大概看了几百份简历,和上百个陌生人交谈过。我总是在心里问:是什么shape了今天的她/他,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接受,对于这些打在自己身上的烙印和标签她/他是否有足够的自知,如何评价。聊几次天,大抵也能识别个一二。大家已经不太愿意花时间去深入了解一个人了,短短的交谈所获取的信息是我判断彼此是否还会产生化学反应的“信号模型“。

大体上,无论男女,我依然对那些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内心丰富,大气幽默,自我审视多于审视别人的人,善于欣赏多于善于批判的人产生天然的亲近感。也慢慢能够识别出那些能从心底里生出的安全感和自信的人,更喜欢那些进退自如,对人对事有着恰当分寸感的处事方式。这样的人,我归为真正有”翅“可依的类型。因为那对翅膀可以让他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飞得更加轻盈,能够在自由从容的状态下有足够的勇气去往更远的地方。

年我确实也去了更多更远的地方。地理上的以及认知上的。地理上是广度,认知上是纵深度。因为工作,得以多次踏上新的土地。比如至今没有开放个人旅行的沙特阿拉伯。那天我穿上黑袍,蒙着面纱,露着双小眼睛,顶着近50度的高温走在马路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人生真是特别完整。去之前我还特地打开linkedin搜索了一下几年前在课堂上有过几面之交的同学,告诉他会到利雅得出差。彼时我们一定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还会有这样的交集。听他两眼放光地告诉我他的祖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以至于他决定从咨询公司出来加入到政府部门任职。“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时代,女性也可以开车了。我希望我有更大的价值被发挥出来。”那一瞬间,我确信无论在哪一个角落,历史或许有往复进退,但车轮终将滚滚向前。

如果可以,出差时我还是喜欢早起(多半也是因为时差),再带上一双跑鞋。所以有登上山顶看到亚平宁半岛升起太阳的清晨;也见过晨光洒在百花大教堂时候的庄严神圣。某天在酒店拉开窗帘的一瞬间,看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朝霞,傍晚时又看到辉煌灯火点缀着大桥连接起海峡两岸的亚欧大陆的盛景,不免惊叹于这磅礴大气,曾经辉煌的君士坦丁堡。又一天登上了多米高的迪拜塔,在急速上升的电梯里听导览员用自豪的语气介绍着关于这座塔的高度背后的故事,我试图体验那种离地千米时的似乎坐拥有一切的满足感却最终发现其实是一场幻像的虚无感更甚。

看得多了,除了确认我在各地所看到的太阳是同一个以外,越发发现我们所理解的其他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和冲突,常常提醒自己要有谦卑和敬畏之心。这一年Kindle里和书柜里不知不觉中多了好些历史书。可惜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专注力大幅下降阅读量锐减可能算是今年最大的遗憾。始终也在提醒自己:“我们处于忘记过去的危险之中,而且这样一种遗忘,更别说忘却内容本身。……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

我很庆幸有机会获取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以为我熟悉的世界,然后发现世界广大如此,回过头看原来人生还有如此多故事可以书写,身边还有不少有趣的人,这或许是这一年最大的惊喜。

年,人们在盘点之时基调昂扬者少,有太多的告别和失去,让人多少有点暗淡忧伤。惋惜大师和英雄的离场如此密集,感慨世事无常,也终于意识到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终将散场。既然时光留不住,老去自然也不可避免。我对此倒是颇为乐观,毕竟今年也见了不少榜样。那一日在南京,听齐豫潘越云唱三毛写词的歌,舞台上三个女人加起来快岁了,却依然能唱出那浪漫率真,幽默勇敢,爱憎分明,自由壮阔的人生画卷。还有一日在深圳,51岁的张信哲2个多小时重温了无数首带着时代印记的歌。我环顾四周,观众似乎从20岁的青年到40多岁的中年,各自带着回忆,热烈鼓掌,那一刻,51岁和21岁又有何分别。

所以年,我也只能一如既往严肃认真不要脸地给迈入本命年的自己列了几个小目标。其中最关键的是: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

愿你也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kc/2248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