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皇城今昔
年2月8日
清晨来到酒店的楼顶看日出,看着太阳慢慢从海里出来,连本该下班的月亮也舍不得离开和我们一起等待日出,一切是那么美好,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拥有全国重要的纺织业及建筑业,摩洛哥有所谓“四大皇都”——蓝色皇都菲斯,红色皇都马拉喀什,黑色皇都梅克内斯,白色皇都拉巴特,其中拉巴特是年才被法国人定为都城的,今天的摩洛哥同样有四个首都,政治首都拉巴特,经济首都卡萨布兰卡、建筑首都菲斯和文化首都马拉喀什,许多重要外事接待工作分流到卡萨布兰卡和菲斯。
既然到了摩洛哥的首都,王宫自然是必须参观参观的,位于拉巴特的王宫就是当今国王的宫邸,因为拉巴特皇宫并非开放的公众场合,而是皇室起居和政府办公的禁地,我们所谓的参观,也不过如我们这般在外面看看罢了,而且前提是没有国事活动。
拉巴特王宫是现在国王办公及回见外国首脑的场所,始建于年,占地约2平方公里,由高大的乳白色墙体包围起来,具有鲜明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王宫内有专门供王室成员礼拜的清真寺,以及豪华精美的利雅得殿。正门前的广场是国王接见外宾时的场所,广场常年鲜花盛开,巨大喷泉立于中央(国王今天不在家,所以没开喷泉),卫兵们每天定时巡逻,游客可以在广场游览拍照,不得进入王宫内部。王宫门口分别站了八个警卫,警察跟一个主管(深蓝色制服),两个皇家卫队士兵(红色制服),两个宪兵(橄榄绿色制服),还有两个陆军卫兵(灰蓝色),反正杂七杂八一堆人,切记不能对着卫兵拍照,特别是巡逻的卫兵。
短暂的皇宫参观之后继续出发,到另外一个首都——黑色首都梅克內斯游览,公路旁的绿草地,有两帅哥在骑马游荡中,还有肥羊数只,在阿拉伯国家里,汽车还真不是唯一的交通工具,马,骆驼,驴车,马车都是常见的马路交通工具,人家的马路还真是跑马的。
抵达梅克内斯已经是中午,还是阿拉伯餐厅,不过午餐的塔吉锅换口味了,今天的大菜是西梅炖羊肉,别说,把西梅同羊肉一起煮味道确实不错,非常解腻,羊肉香甜。
黑色首都梅克内斯位于摩洛哥北部,在中阿特拉斯山北坡,东北距非斯53公里。梅克内斯是柏柏尔人的统治者于十一世纪时建造的一个军事城市,在阿拉维王朝的缔造者穆莱·伊斯玛仪苏丹的统治下发展成首都。苏丹将梅克内斯变成一个雄伟的西班牙—摩尔风格的地方,四周有高墙和巨大的门。这是一个十七世纪马格里布时期的伊斯兰和欧洲风格的和谐的统一体。梅克内斯现在是摩洛哥第五大城市,是摩洛哥橄榄油、葡萄酒主要产地。
作为梅克内斯城标性建筑,曼苏尔门被誉为北非最雄伟的城门。它于年完工,是通向苏丹皇宫的主要入口,城门外表富丽堂皇,精致的马赛克镶嵌图案与变化多端的石纹雕刻清晰可见,大门两侧则向外伸出类似堡垒中的阁楼,由取自于瓦鲁比利斯的大理石柱支撑。
曼苏尔门的设计者曼苏尔原本是为基督徒,之后改信伊斯兰教,因此这座城门也带有些许“伊斯兰教战胜基督教”的宗教含义。曼苏尔门的前面是老城著名的哈汀广场,原作为举办庆典活动的场地,现在的哈汀广场则更类似于马拉喀什的德吉玛广场,聚集着各式各样的杂耍艺人与街头商贩,可谓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曼苏尔门后面则是拉拉阿乌达广场(PlaceLallaAouda),广场上停有很多敞篷马车供游客搭乘,从广场南侧可以进入皇城腹地。不过古城基本都在维修不让进去,期待将来有一天它修复后开放可以再来。
城墙和蓄水池,蓄水池BassinAgdal看着不大,宽米,长米,深4米,刚开始还以为是河[偷笑][偷笑],这座面积达4公顷的水池为人工开凿而成,由一条长达25公里的人工运河将中阿特拉斯山脉(MoyenAtlas)水源引到池中。蓄水池主要用于苏丹军队马匹饮水、王宫花园灌溉以及在旱季时期为城市居民提供用水。
皇家粮仓,由一位葡萄牙设计师设计,可以储藏十吨粮食,里面一点都不闷热,有自然采光点,门和过道呈弧状,方便通风和回风,还有水力降温,而且地下水管每米会有类似今天的检测站(图4),打开盖板,底下是大概两米高的地下通道,方便发现地下水管的问题,其实很多旅游攻略上说这是喂马的是不对的,这是国家粮仓,搞不好某年饥荒要开仓放粮或者打仗什么的就靠它啦,估计来源应该还是老百姓交的税收。
粮仓的旁边就是马厩,估计很多人误解粮仓是放喂马的粮草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两个挨在一起。但是当地摩洛哥导游的解说不是这样的[偷笑][偷笑]马厩的设计可以放养0匹骏马,而且°无死角可以看到马匹的状况,这处庞大的建筑群建于18世纪初期,是苏丹穆莱·伊斯梅尔统治时期用来储藏粮食和饲养马匹的地方。据记载,苏丹酷爱骏马,打造如此庞大的马厩,可最多容纳1.2万匹马。虽然建筑体屋顶在地震中倒塌,但仍能看到厚达4米的墙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年0匹马同在的壮观场面。现在每年九月在马厩附近的广场上举行摩洛哥全国骑术表演,吸引大批外国游客和骑术爱好者前来观看。
猫步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