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

反恐联盟不反恐,有何真实意图

发布时间:2018/2/28 18:20:41   点击数: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最近很忙,不仅要兼顾沙特国内的“反腐行动”,还要联合另外41个伊斯兰国家,成立反恐联盟。据沙特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26日,来自41个伊斯兰国家的官员齐集利雅得,参加第一次伊斯兰反恐联盟(IMCTC)会议,上述41个国家同意就打击恐怖主义和消灭恐怖分子作为目标进行合作,通过军事、财政、情报和政治渠道互助的方式向盟友们提供支持。

反恐联盟“真反恐”?

在利雅得召开的反恐联盟会议汇集了包括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阿富汗、乌干达、索马里、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黎巴嫩、利比亚、也门和土耳其等国在内的众多伊斯兰国家,联盟成员主要是逊尼派占多数或逊尼派主政的国家。会议排除伊朗的参与很正常,而当前恐怖主义的“余孽”武装力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但这两个国家却被排除在外。

此外,阿尔及利亚近日也宣布不参加该联盟,这也是北非地区唯一一个没有参加沙特联盟的逊尼派国家。据悉,阿尔及利亚已经参加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联盟。

沙特组建的反恐军事联盟真心反恐吗?

图片来源:AFP

很显然的是,这是沙特年轻领袖间接向德黑兰方面示威的表现。而此时的沙伊两国正以各自支持的不同派别在各自盟国的帮助下,在也门进行“代理人战争”:沙特支持也门哈迪政府,而伊朗支持同是什叶派的胡塞武装。在前段时间发生的哈里里辞职事件也把沙伊矛盾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虽然该联盟包括卡塔尔,但在利雅得的组织者表示,没有卡塔尔官员出席会议,卡塔尔的国旗也没有出现。虽然卡塔尔断交事件已持续数月,但沙特仍然不能原谅卡塔尔此前与伊朗的靠近。沙特组建的反恐联盟很可能只是为了实现自身国家利益以及与伊朗争雄的一个工具,该联盟必然会加深沙特与其夙敌伊朗间的分歧。沙特可以通过提供金融和军事援助,获得更贫困的非洲和亚洲穆斯林国家的支持,未来也可借此实施更自信大胆的外交政策。

沙特也想通过“抱团取暖”继续巩固自己“逊尼派老大”的地位。叙利亚、伊拉克反恐局势接近尾声,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越走越近,甚至有实质性联盟的可能。这对于一直以伊斯兰世界领导者自居的沙特不能忍受,特朗普“不可能替谁打仗”的话语刺激着沙特自己谋求中东领导者地位,建立这个联盟某种程度上也是寻求更多反伊朗力量的支持。

而最近几年沙特在提升自己地区影响力上的“大力撒钱”使得土豪的沙特也面临资金压力,特别是年空袭也门和资助极端势力打击伊朗以及军备竞赛的“撒钱”真的使其到了“大出血”的地步。而沙特需要“金钱利益链”来坐大自己,沙特反腐后将很大一部分赃款都收进国库就说明了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进一步稳固王储穆罕默德的国际与国内地位。由穆罕默德主持反恐联盟会议就是在不断强化其国内和国际的认知。上周五埃及发生的死伤几百人的特大恐怖袭击,使得此时组建军事联盟合情合理,打着反恐的旗号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才是沙特真正目的。

而另一种猜测显示,美国迟迟不解密“9?11”事件“28页文档”,就是因为“沙特政府与‘9?11’有关”,而19名劫机犯中,15人来自沙特,本?拉登其实就是沙特富商。沙特将IS视为工具来资助其打击叙利亚和伊拉克政府,从而实现遏制伊朗的战略更加表明其反恐只是“逢场作戏,别有所谋”。

沙特与以色列“新恋情”?

11月16日,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发表题为《以色列参谋长表示以色列准备与沙特阿拉伯分享情报》的报道。以色列参谋长、陆军中将加迪·埃曾科特表示特拉维夫准备与沙特阿拉伯分享情报,以色列愿意“与温和的阿拉伯国家交流经验并交流情报对抗伊朗”。

以色列和沙特关系能正常化吗?

虽然以色列和沙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是两者之间一直都有秘密往来。而哈里里辞职事件没有达到沙特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迫使沙特转而与以色列合作。

据美联社11月22日的报道,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宣称他将把黎巴嫩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并期待同总统奥恩结成“真正的伙伴关系”。哈里里“暂缓辞职”的表现对沙特而言是一种令人震惊的逆转和难堪。

伊拉克战争前遏制伊朗一直有萨达姆做“先锋”,而萨达姆覆灭后,又培植IS继续牵制伊朗,但眼下IS的覆灭使得沙特不得已来靠近以色列去寻求帮助。作为世界能源中枢,沙特和伊朗的对决必然影响全球的格局。

沙特几年来到底怎么了?

年“阿拉伯之春”以来,沙特安全自主意识增强,在地区事务开始尝试单打独斗。几十年来,沙特首次被迫在没有美国保护伞的情况下单独参与地区事务。沙特试图填补美国撤离留下的“权力真空”,实现地区霸权的梦想。

年中东剧变使沙特地区影响力凸显,极大刺激了沙特的地区称霸野心。沙特开始重新界定其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角色。沙特采取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的对外举措:一是把遏制伊朗的“什叶派新月带”作为优先任务。

由于美国“指望不上”,沙特日趋倚重逊尼派力量来遏制什叶派扩张;二是沙特积极支持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反政府武装,在这两个国家策动政权更替;三是年3月自行对也门发动军事打击;四是组建以伊斯兰世界为主的地区反恐联盟。

沙、伊和以三方博弈漫画

但沙特看似综合国力强大,实则是“经济巨人,军事侏儒”,外交和军事行动能力有限。相当长时期,沙特的地区政策一直以稳健温和、维持现状著称。当前沙特外交改弦易辙,推行地区扩张政策,非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陷入多重困境:不仅也门战事陷入僵局,沙特还因空袭也门平民,在道义、国际形象和经济上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地区扩张影响沙特国内经济改革。

过去五年中,沙特军购超过亿美元,年的财政赤字近l亿美元,直接影响到沙特“愿景”的实现。而与伊朗的博弈使地区教派矛盾进一步升温,导致中东教派矛盾与地缘争夺的态势日趋明显。可以说,沙特的大部分外交冒险是在没有美国相助情况下进行的,其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放眼整个中东地区,必定会形成一股对伊朗强硬的力量,什叶派的叙利亚政府、黎巴嫩真主党以及解除经济制裁的伊朗奋起直追,对逊尼派力量造成很大的威胁。这也与沙特、埃及、土耳其等逊尼派大国本身不团结有关,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内部闹分裂有关系。

经过六年的洗牌,以伊朗为核心的什叶派阵营在中东前所未有地崛起,形成跨度很大的”什叶派之弧”。但什叶派无论是拥有的人口、控制的政权和其他可调度的资源都偏少,并非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主流力量,因此不太可能持久占据上风。

结语

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刚刚组成一个在叙利亚反恐上的“准联盟”,沙特就召集了41个穆斯林国家代表召开反恐峰会,实质上还是反映出沙特力图提升自己的国家地位,在“后伊斯兰国时代”组建更大更稳固的联盟来打击伊朗。

沙特与伊朗的矛盾也逐步走向白热化,沙特正在积极整合队伍,不断施展手段:对与伊朗关系不错的卡塔尔重手出击,导致多个国家与卡塔尔断交,表现出了与伊朗势不两立的态度;在美国新总统到访时花重金采购先进武器,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巩固自己在海湾地区的地位;促成哈里里辞职意图重构黎巴嫩政治力量,打击黎巴嫩真主党的同时掀起整个逊尼派联盟对伊朗的敌视。

继年底组建“打击恐怖主义伊斯兰军事联盟”以来,这是沙特第二次组建类似的联盟,其规模得到了加强,但到底是真正反恐,还是另有所图,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qh/150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