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

雾霾围城,瞎得太突然了

发布时间:2017/9/14 14:38:31   点击数:

在北京,早高峰的路上,扑面而来的是苍茫,窜入鼻息的是辛涩。“天不见了,地也不见了”“瞎得太突然了”……

空气质量指数及相关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超过就是六级,也就是严重污染。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

那么雾霾到底为什么危害程度这么大呢?面对雾霾我们又该怎么破呢?

1

雾霾的本质

尽管雾与霾样子相仿又总是相伴而生,但它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因此科学家们秉承严谨的态度,使用“灰霾”这一气象学上等同于“霾”的词语,而非容易混淆视听的“雾霾”。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灰霾、了解灰霾。

(图片来源:环球物理)

2

为何雾霾如此严重?罪魁祸首是谁?雾霾到底有多可怕?

极端气象条件、燃煤、机动车排放、区域传输是本次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报告,北京10年里肺癌发病率增长了43%!

雾霾被称为“心肺之患”,说具体一点,它其实主要从以下2方面危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有害颗粒侵害:PM2.5大家都知道,主要危害呼吸系统,各种嗓子难受,发炎、哮喘、呼吸道感染等等都属于这类。但除了直接影响呼吸系统以外,还有很多人会因雾霾导致呼吸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最可怕的是,支气管哮喘和心脏突发问题都有可能引起传说中的猝死!

2)限制活动半径:为了躲避雾霾,我们只能在室内活动。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心肺功能会慢慢变弱,代谢变慢,免疫力下降,结果身体更无力抵御雾霾和其他病毒的侵害。

3

面对雾霾我们应该怎么破?

少外出——尽量减少暴露在室外的时间,降低室外活动强度。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人,更应在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因为此时容易因缺氧而诱发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病。当出现中、重度雾霾天气时,年老体弱多病者应减少外出。

关紧门窗——雾霾天气应保持门窗紧闭,以降低空气污染物从室外到室内的渗透速率,降低室内PM2.5浓度。可选择具有品牌信誉度的室内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室内的飘尘和PM2.5浓度。

戴口罩——在不得不外出的情况下,注意加强自我保护,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挑选口罩时,尽量选择材质密实的,以最大限度阻隔颗粒物。同时,要注意口罩是否有吸附层,吸附层可以将穿透口罩的颗粒物吸附。

吃清淡——适当调节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佳。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食物。食用莲子、百合、银耳羹、鸭肉粥等食物,具有养肺功能。

调节情绪——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在雾霾天气里会感觉心情异常沉重,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这类人群可以在家看看喜剧类电视剧或听听相声等,要让自己高兴起来。

外出回来三件事——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洗脸最好用温水,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漱口是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鼻腔的脏东西就全部清理干净了。

4

雾霾天出门需要配置哪些装备呢?

防霾口罩请认准两个标志:

——N95,意思就是过滤空气中颗粒物的效率高达95%以上

——或者直接认准品牌,3M

脸上的装备有了,别忘了那么还有一个部位和脸一样重要,就是头发!

头发的吸附能力很强,有害物质最喜欢往里面钻。

发质伤害:粘附各种有害颗粒最直接的导致发质受损。

皮肤伤害:头发长点的飘到脸上就会把有害颗粒物带到皮肤,长痘、过敏都来了。

呼吸道伤害:同样,头发上的脏东西带到脸上之后也很容易就会被吸进鼻孔嘴巴里!

所以,雾霾天戴口罩之余,最好还要戴帽子,把头发藏好。实在不想戴帽子,妹子们带个头绳把头发扎起来也能减少对皮肤和呼吸的伤害。

(图片来源:G.P.A)

5

为什么不采取人工降雨或雪驱散雾霾?

人工降雨或者降雪可以去除部分污染物,但去除的对象是悬浮颗粒物,并不能治理雾霾。

雾霾成因是细颗粒物。而PM2.5指的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只是检测霾程度的指标之一。

通过人工降雨或者降雪去除的对象是悬浮颗粒物,你可以理解相当于PM的水平,粒径可能还更大。去除这些比较大的颗粒物之后,空气质量肯定会好些,但是PM2.5并没有被去除,因为PM2.5的粒径太小,遇到雨雪更多是绕流而不会碰并,从而不会被去除。但是人工降雨增加了空气湿度,会加速PM2.5的沉降。如果人工降雨的过程中能伴随一场大风,对PM2.5的去除效果才是最好的。

再者,我们假设,人工降雨能去除霾,但是难道可以天天人工降雨或者降雪吗?说白了,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末端治理的行为,效果是无法长久的。可以将这样的方式作为一种突发污染状况时的应急措施,但不能说是一种治理污染的措施。更多的污染治理需要从源头、从产生过程进行监控,减少污染物产生量,控制污染物传播途径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理的效果。

中国气象局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到年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够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负责人郭学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的主要方式是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雾。目前,人工增雨在我国各地气象部门已经成为一项业务工作,应用范围较广。其对清除雾霾有较好的效果,但前提是必须有降水形成的条件。

  

郭学良介绍,针对空气中全是灰霾、没有雾的天气,目前还没有有效办法来解决。这种情况下大气干燥、水汽少,目前还没有有效手段消除空气中的污染物,需要探索和试验新技术方法和手段。

郭学良说,人工影响天气过去主要是用于增加降水、减少冰雹灾害等,要在消减雾霾、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形成业务能力,作为一项业务工作来发展,还需在管理上、技术上进一步完善。

6

霾污染预警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很多小伙伴可能不是很清楚空气污染预警的颜色如何确定,小编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预警(预警四级)、黄色预警(预警三级)、橙色预警(预警二级)和红色预警(预警一级)。

蓝色预警(预警四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1天(24小时)。

黄色预警(预警三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2天(48小时)。

橙色预警(预警二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

红色预警(预警一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

在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发生以后,人们要根据不同等级安排生活,不同行业的人也要根据这样的预警信号安排生产活动。黄色预警信号发生时,尽量要谨慎驾驶,人们尽量少出。当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来临时,尽量不要到户外进行活动。有呼吸道或者哮喘疾病的人更要尽量在家里。

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一旦达到一级预警“红色预警”,北京市要采取的建议性应急措施有: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

而需要采取的强制性应急措施包括:全市范围内依法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汽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

而“红色预警”必须由北京市应急委主任批准,由市应急办提前24小时组织发布。

7

雾霾攻占的城市不止北京

雾霾攻占的城市不止北京。我们还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单子,罗列出深受其扰的城市:乌兰巴托,新德里,开罗,利雅得,莫斯科,墨西哥城……当你乘飞机抵达这些名城想要深呼吸一口异域风情时,呼吸到的却往往是刺鼻的空气。根据计算,全球每年有万人因空气污染死亡。年印尼的一场雾霾,就给周边区域带来了90亿美元的损失。而人们压抑的生活在雾霾中,再无蓝天白云,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痛。

伦敦

今天的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十九世纪末,英国才是全球工业的中心。首都伦敦汇聚了纺织、煤炭、钢铁、化工等各类产业,生产出大量商品,再由港口的蒸汽船运往世界。大量乡下人口涌入伦敦,寻找工作机会。伦敦人口超过了万,成为当时最庞大的都市。不列颠岛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本来就水汽充沛,容易起雾。而在伦敦城,工厂排放废气,家庭燃烧煤炭,更是加重了伦敦的雾霾。于是,伟大的伦敦有了一个别名——雾都。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还在为机器和烟囱骄傲,甚至把雾霾当作进步的象征。相对于呛鼻的雾霾,英国人认为非洲和南美未经开垦的荒野才是真正的罪恶。这带着颜色的烟雾,不过是机器时代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代价。

狄更斯在他的《雾都孤儿》批判的是资本家,柯南道尔在《福尔摩斯》中也没有太多谈论雾霾。在各种版本的都市传说中,开膛手杰克神出鬼没于伦敦的雾,让伦敦的雾变得神秘而刺激。而游历伦敦的印象派画家莫奈迷恋这里的雾霾,用画笔为它添加上迷幻的色彩。

莫奈笔下的伦敦

内敛的伦敦人以雾霾为傲,直到年的大雾霾:

年12月,正值隆冬。高压冷气团移入英吉利海峡,阻碍了这里的西风。风力变弱,空气又寒冷,雾霾也随之越来越浓。天空变成灰黄色,昏暗而沉重,似乎随时能坠下来。下午三点,房间里就需要开灯照明。公车只能在警察的引导下缓慢行驶,更多的汽车则被废弃在路边。伦敦人不但捂住自己的口鼻,还给自家的狗也蒙上口罩。街上的人匆匆赶路,却不辨方向,硬生生在家门口迷路。可室内也好不到哪儿。从剧院的包厢甚至看不清舞台,正在上映的《茶花女》也不得不取消。

伦敦大雾霾

雾霾持续了四天。许多人都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医院里也挤满了人。但奇怪的是,媒体对雾霾的健康影响视而不见。编辑们大概读多了犯罪和侦探小说,乐衷于报道歹徒趁着雾霾行凶抢劫。而娱乐版上也都是消防员因为迷路而无法到达失火地点的丑态。执政的丘吉尔政府也喜欢娱乐化的宣传导向,免得民众批评政府失职。更何况,二战后的英国也负担不起相对昂贵的无烟煤。

直到一周后,健康部长伊恩·麦克劳德在接受国会质询时,才透露了雾霾期间的死亡人数为人,大大超过了前一年同期的人。丘吉尔政府试图把原因归于流感。但公众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清楚的看到,雾霾后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即使流感依然在继续。显然,雾霾是导致伦敦死亡率骤然上升的元凶,大雾霾也被冠上“杀人雾霾”的名字。

随着公众的







































閮戝窞涓撴不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鍖椾含鍝簺鍖婚櫌鐧界櫆椋庣枟鏁堟瘮杈冨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dc/1352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