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利雅得 >> 利雅得地理 >> 解局中东多国与卡塔尔断交,小国外交能
今天上午,巴林、阿联酋、沙特、埃及、也门、马尔代夫、利比亚等七国相继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沙特、阿联酋将关闭与卡塔尔的陆上边境,断绝与卡塔尔之间的所有空中与海上交通。巴林则宣布禁止本国公民前往卡塔尔旅行或在卡居留,同时禁止卡塔尔公民入境,并限居留巴林的卡塔尔公民14天内离境。这则消息无疑于一枚重磅炸弹。当天,卡塔尔股市大跌,布伦特原油油价小幅走高。
在巴、阿、沙、埃四国发表的官方声明都指责卡塔尔干涉其内政,破坏其安全稳定,支持穆斯林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和「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
比如,沙特在声明中表示,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卡塔尔在过去几年中秘密或公开地「制造沙特的国内分裂」,「庇护众多恐怖组织和宗派组织,以破坏地区稳定」,「支持伊朗扶持的恐怖组织在沙特卡蒂夫省及兄弟国家巴林的活动」,「利用煽动他国内乱的媒体」,支持也门的胡赛武装。
这起断交事件看似突然,但巴、阿、沙、埃四国与卡塔尔的矛盾由来已久。那么巴、阿、沙、埃四国与卡塔尔断交的原因是否真如它们所宣称的那样是因为卡塔尔「干涉内政」和「支持恐怖组织」?双方矛盾的根源究竟何在?
卡塔尔外交政策转变引矛盾
卡塔尔国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国土狭小,人口不多,但油气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卡塔尔曾长期实行相对中立的外交政策,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努力与中东各国都保持良好关系。在安全上,卡塔尔倚重与美国的盟友关系,依靠美国的强大军事实力保障自己的安全。对卡塔尔这样一个小国来说,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外交政策,保障了卡塔尔在局势复杂的中东地区能享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在保证自己安全无虞的前提下,卡塔尔在中东地区的纠纷和冲突中积极发挥调停、斡旋的角色。从苏丹的达尔富尔到厄里特里亚,从索马里到也门,从黎巴嫩到巴勒斯坦,几乎在中东地区的每一场冲突中都能看到卡塔尔穿梭调停的身影。
卡塔尔这样一个小国之所以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她奉行温和、中立的外交政策,与本地区所有大国都保持了良好关系,同时积极劝和促谈,从而成功赢得了冲突各方的信任,发挥了远超其体量的外交能量。
然而,从年「阿拉伯之春」变局开始,卡塔尔外交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温和中立转向追求权力,积极介入剧变国家的内政,一时间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卡塔尔支持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走上街头抗议的示威民众,在随后爆发的利比亚冲突中更是派出战机参加北约领导的军事干预行动。
在介入相关国家内部事务的过程中,媒体成为了卡塔尔发挥影响力的重要工具。早在剧变发生前,卡塔尔就很重视媒体话语权的建设。卡塔尔王室出资创建了半岛电视台,凭借其独特的报道视角和新颖的报道方式,半岛电视台一度成为中东地区最受欢迎的媒体之一。
「阿拉伯之春」剧变发生后,半岛电视台成为了卡塔尔向动荡国家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其客观、多元的报道视角逐渐让位于有倾向性的报道。
剧变发生之初,卡塔尔似乎下对了赌注。年1月,统治埃及30多年的穆巴拉克下台,在随后举行的总统选举中,穆兄会候选人穆尔西当选。卡塔尔大力支持穆尔西政府,向埃及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两国关系进入蜜月。然而,沙特、阿联酋等国对穆兄会等伊斯兰主义势力的上升充满戒心,担忧埃及穆兄会的上台会引发连锁反应,壮大其境内伊斯兰主义势力的影响力。
因此,沙特、阿联酋等国与卡塔尔在对埃及局势的立场上产生了矛盾。这一矛盾在年6月埃及军方罢黜穆尔西之后激化。沙特、阿联酋支持埃及军方革除穆兄会。而卡塔尔则指责埃及军方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随后上台的埃及新政府将卡塔尔看作威胁国家安全稳定的外部势力,对半岛电视台等卡塔尔媒体采取打压措施,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这一矛盾在年达到顶峰。当年5月,沙特、阿联酋和巴林宣布召回驻卡塔尔大使,以抗议卡塔尔「干涉内政」。虽然在科威特的调停下,双方在利雅得达成协议,卡塔尔承诺不干涉他国内政,三国大使重回卡塔尔,但是卡塔尔并没有驱逐境内的穆兄会成员,双方的矛盾只是一时缓和,而没有彻底化解。
卡塔尔外交面临抉择
卡塔尔外交面临的困境归根到底是其过分追求权力,干预他国内政造成的。积极介入地区事务增强了卡塔尔的影响力,确实帮助其平衡了周围强邻——特别是沙特——的影响力。然而,直接干涉他国内政,扶持他国内部反对派和伊斯兰主义势力则犯了别国的大忌。
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君主国一直视伊斯兰主义意识形态为威胁其政权生存的祸患。在「阿拉伯之春」变局中,穆兄会等伊斯兰主义势力做大更引起了沙特、阿联酋等国的担忧和恐惧。
卡塔尔则似乎从伊斯兰主义势力的崛起中看到了契机,她原本就与穆兄会、真主党、哈马斯等伊斯兰主义组织有着良好关系,希望伊斯兰主义势力在变局中上台能帮助其扩大在本地区的权力。其支持伊斯兰主义势力的政策侵犯到了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安全利益,埃及军方也不能容忍卡塔尔的干涉政策。无论是的召回大使,还是这次的断交风波,其背后的原因都是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对卡塔尔支持伊斯兰主义势力的不满。
的召回大使事件发生后,卡塔尔收缩了对外干预,不再坚定支持穆兄会,在重大地位问题都和沙特保持一致,还参加了沙特主导的对也门军事干预行动。然而,卡塔尔与穆兄会的关系还是让沙特等国放不下心。
这次断交事件中的另一个因素是伊朗。近年来,沙特与伊朗争夺地区领导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沙特执意推翻亲伊朗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又出兵也门与伊朗扶持的胡赛武装作战。在这场争斗中,中东各国纷纷选边站队,卡塔尔虽然公开表态支持沙特,但也并不打算和伊朗作对。
就在上周,一份据称是卡塔尔埃米尔谢赫塔米姆·本·哈马德·艾勒萨尼的讲话稿被公布,这份讲话稿称伊朗是「不容忽视的伊斯兰强国」,「对伊朗怀有敌意是不智的」。虽然卡塔尔官方随后发表声明,称这份讲话稿并不属实,然而这份讲话稿仍然激化了卡塔尔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的矛盾。沙特、阿联酋、巴林、埃及四国随后宣布屏蔽本岛电视台和其它卡塔尔媒体。
在这份讲话稿发布前,在利雅得举行的阿拉伯伊斯兰——美国峰会上,与会各国大力抨击了伊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沙特和伊朗两大阵营的矛盾恐怕将更趋激烈。此次沙特、阿联酋、巴林、埃及四国与卡塔尔断交,似乎也是逼卡塔尔作出抉择,要么加入沙特阵营一起对抗伊朗,要么站到沙特阵营的对立面。
另外,据今日早上伊朗青年记者俱乐部报道,沙特、阿联酋、埃及、巴林指责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宣布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与卡塔尔断交,将导致伊朗将成为卡塔尔与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卡塔尔地理位置封闭,在四国与其切断运输通道后,卡塔尔将只能通过借助伊朗领土和波斯湾水域进行陆路和水路运输,航空飞机也仅能经由伊朗领空飞往其他地区,将为其交通带来极大影响。
作为回应,伊朗也是站在卡塔尔一边,据伊通社今日报道,伊朗外交官、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哈米德·阿布塔利比(HamidAbutalebi)在个人推特上写道:「沙特制造纷争、当领头老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支持『基地』组织、伊斯兰极端组织等,这个国家已经罪行累累」「发生矛盾是利雅得寻欢作乐、脚踏两船的后果;任何人都不能在与一人剑舞(阿拉伯习俗)的同时与他人暧昧。如今,老大的地位要拱手相让了。」
结语
卡塔尔曾凭借其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和强大的软实力一度在中东长袖善舞,将小国外交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阿拉伯之春」后,卡塔尔积极介入的外交政策引发了沙特、埃及等国的不满,遭到了反制而不得不降低对外干预的调门。地区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更缩减了卡塔尔在各方之间回旋的空间。
未来,沙特与伊朗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恐将持续,卡塔尔可能不得不选边站队。这次断交风波后,卡塔尔如何化解外交危机,在复杂的地区局势和大国矛盾中如何抉择都将考验卡塔尔领导层的智慧。
今日主笔\张琎
唐艺芸对本文亦有贡献
张琎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慈善基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dc/1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