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3/5 16:19:57 点击数: 次
中阿共建“天基丝路”:现状、问题与对策蔺陆洲内容提要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航天合作是中阿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年以来,中阿航天合作以年中阿合作论坛为界,分为起步和拓展两个阶段。中阿双方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框架下,共同建设“天基丝绸之路”,中阿航天合作快速发展,呈现出机制化、模式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中阿航天合作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中阿双方重视航天,积极开展战略设计。此外,中国航天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是中阿航天合作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中阿航天合作面临着资金投入有限和国际竞争激烈的挑战。从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中阿航天合作拥有巨大潜力,需要双方在资金筹措、保障体系、航天应用和模式创新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促进中阿航天合作的发展。关键词中阿航天合作“一带一路”“天基丝绸之路”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商业航天作者简介蔺陆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北京)。年5月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理念也写入了“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在国内外环境多变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以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带动全球化的深化,为“外循环”扩展市场空间。其中,开展航天合作是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就阿拉伯地区而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双方合作不断深化,航天作为当今尖端科技的代表,是双方重要的合作领域。在坚持独立自主方针的前提下,中国航天相关部门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综合合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开展积极、务实和高效的国际合作,促进对空间科学的研究探索和外层空间的开发应用。在空间科学方面,中国同世界各国开展空间天文、空间物理、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月球探测和行星探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在空间技术和应用方面,中国通过商业发射服务,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支持中国国内的航天产业发展。阿拉伯国家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重要区域,中阿航天合作成为中国航天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积极开展“天基丝绸之路”(以下简称“天基丝路”)的建设。“天基丝路”指中国利用在航天领域的优势技术,围绕空间科学、发射服务、卫星应用、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和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整合各类航天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为“一带一路”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国内学界对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航天合作方面的研究集中于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主要是从外空安全和市场开发的角度研究航天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作用,由此涉及部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航天合作;在微观层面,主要是针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某一航天技术领域或具体合作项目开展分析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总体较少,尤其缺乏能够结合中国航天国际合作实践,且对中阿航天合作进行全面和系统研究的成果。鉴此,本文通过回顾中阿航天合作在起步和拓展两个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国际政治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剖析中阿航天合作的动力来源和发展基础,识别中阿航天合作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分析中阿航天合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中阿航天合作的发展阶段阿拉伯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启动航天项目,重视航天应用。阿拉伯国家的早期航天活动从卫星通信起步,年2月,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了由21个成员参加的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总部设在沙特利雅得,理事会由沙特、埃及、阿联酋、利比亚等九国组成,沙特为整个卫星系统提供26%的经费。这是首个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国际卫星通信合作组织,能够为西亚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提供卫星通信服务。此外,在年的中东战争中,美国将侦察卫星的情报提供给以色列,此举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关键性作用,阿拉伯国家自此普遍重视卫星遥感的应用,尤以埃及和沙特为代表。阿拉伯国家积极采购和研制遥感卫星,同时也通过购买商业遥感卫星数据的方式,增强对地观测和获取情报的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阿拉伯国家开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nxiuxianx.com/lydls/198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