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利雅得 >> 利雅得旅游 >> 中国旅游报专题报道多方携手共同打造l
多方携手共同打造“川藏天路旅游廊道”
——川藏旅游发展论坛为两地旅游协同发展集智聚力
前不久,第二届川藏旅游发展论坛在成都如期举行。论坛以“川藏新天路——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结合川藏高速公路、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等大背景,研讨形成了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建议和理论成果。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两届的川藏旅游发展论坛,旨在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川藏生态保护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打造“川藏世界旅游新高地”,为川藏休闲旅游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服务。到现在,论坛已经形成了阶段性成果,并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
01发展论坛求真务实
年10月,由“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策划发起,由四川旅游学院、西藏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汽车房车露营联盟主办的首届川藏旅游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为推动川藏旅游业协同发展搭建起一个“政产学研用”的综合服务平台。
第二届论坛采取“主题论坛+实地勘察”、“静动结合”的模式,通过成果发布、产品展示、主题演讲、嘉宾对话等形式,再次为川藏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搭建起智库平台、产品展示和营销的平台、学术和产业成果的发布平台、旅游会展类专业综合训练平台和本科专业应用转型的实践平台。
秉承着“作为一种机制而非一次会议”的理念,川藏旅游发展论坛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和认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四川旅游学院、西藏大学、重庆交通等官方机构和知名院校先后参与指导和主办;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州大学等二十多所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川藏两地各级文旅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众多涉旅企业、新闻媒体纷纷参与其中。
以日益改善的川藏两地交通环境和文旅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主要契机,两届论坛的嘉宾们以高度负责的务实态度,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其中,“新时代?新天路?新旅游?新征程一一川藏旅游发展的新思考”、“线路型旅游目的地打造的机遇与挑战”、“交通变迁对川藏旅游的机遇与挑战探究”、“近二十年川藏线二郎山到折多山段的交通变化与旅游发展”“宴遇川藏路”等主题演讲不仅高屋建瓴,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国道、线川藏段、川藏铁路沿线的旅游发展规划与定位、全域旅游国内内外经验及其对川藏线的启示、川藏公路南北两线的交通与旅游业发展状况、新技术与旅游景区的深度结合等内容均是结合当下热点,引人深思。
以问题为导向,第二届川藏旅游发展论坛还组织了部分参会嘉宾,深入四川省阿坝州腹地,实地调研了成(都)马(尔康)高速建设对沿线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当地举行了问题诊断会,为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问诊把脉。
02集智聚力成果丰硕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让两届川藏旅游发展论坛很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了形成长效机制,在首届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由四川旅游学院牵头发起的“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设立了论坛秘书处,成为服务于川藏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常设机构;在第二届论坛上,四川旅游学院、西藏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联合利雅得集团、星地文旅、合途旅游等企业又倡议成立“川藏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会”,旨在进一步通过产教融合、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川藏区域旅游产业和涉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
第二届川藏旅游发展论坛发布了《川藏线自驾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和《国道川藏沿线酒店发展报告》,对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和未来、自驾游产业以及酒店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剖析,为沿线政府部门、机关企业和旅游者提供决策参考。
伴随川藏铁路的建设和逐步投运,论坛对线路站点布局及站点文化展示设计、快速通道与游客分流动线规划、川藏旅游统一规划、川藏铁路大旅游项目的整体策划、应对游客高速增长、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住民旅游从业能力提升等各种宏观和微观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不少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截至目前,论坛已在促进政企间、企业间、校企间的合作与发展产生了显著作用。其中,四川旅游学院已与两家企业(景区)达成了联合项目研究及开发协议,合同金额近万元,有力促进了专业与学科建设。与此同时,“川藏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也得到加快推进,今后将为川藏两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决策咨询。
令人欣喜的是,四川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和会展专业全程负责两届论坛的会务策划与组织,并据此编写了具有真实场景的《会展综合实训教程》和《会展综合实训案例选》,将全国性论坛活动纳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进行管理,推动了本科专业的应用型转型建设。
03形成共识谋求共赢
连续成功举办的两届川藏旅游发展论坛就“川藏天路旅游廊道”建设达成高度共识,还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必将成为推动川藏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论坛认为,借助川藏铁路建设的重大契机,在面积达27.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万人的交通大通道中,系统建设“川藏天路旅游廊道”,具有重大的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意义。首先,旅游产业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促进的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在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等各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次,打造世界级旅游廊道、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有助于进一步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族团结,让国际国内更加公正地了解西藏;第三,依托川藏铁路,“川藏天路旅游廊道”将推动旅游产业紧密契合南亚大通道建设,必将促进我国与印度、尼泊尔等沿线国家的合作,这在对外开放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
在“川藏天路旅游廊道”规划建设方面,论坛建议:将G、G国道、建设中的川藏铁路,以及成都至拉萨、昌都、林芝的航空通道共同打造成为新天路立体大通道,建设世界级线路型旅游目的地;“川藏天路旅游廊道”未来的定位将是“中国最美景观廊道体系、超级工程融合发展典范、全球旅游目的地群落”;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则包括朝圣、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产品,以及航空小镇、川藏线国家公园群、高端旅游专列、阶梯型疗养养老社区、山地旅游特色项目、高原应急救援体系等新业态和新体系。
论坛的参与各方还明确提出,“川藏天路旅游廊道”要抢抓新天路的建设契机,做到文旅资源的规划开发与铁路建设协调同步;要突出旅游发展规划与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开发规划、产业规划、城镇化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协调统一;应尽快启动“川藏天路旅游廊道”资源普查工作,为廊道线路、节点和动线设计奠定基础;应尽快建立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培训联动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应用实践型人才,突出川藏旅游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要想做好川藏旅游协同发展这一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川藏两省区各级政府、广大市场主体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四川旅游学院副校长、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陈云川说,“我们真心希望把‘川藏天路旅游廊道’打造成功,在为两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推动参与各方实现共赢。”
END来源: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马澜珊
审编:王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