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

土耳其往事吃饼识沙特

发布时间:2021/8/26 13:48:07   点击数: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

我们孔子学院在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开的汉语班中有几位中东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自伊拉克的阿里比较用功,引起我的注意。他还多次到我的住处与我闲聊,用英语和简单的汉语,聊足球也聊石油,说美军也说伊军,谈得比较投机。

阿里再次来我的住处做客时还带了一位金发女生,他一见面就急不可待地用汉语介绍说:“这是我的女朋友。”这样的会话出现在《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第六课,呵呵,你活学活用,我可了如指掌。阿里和他的女友送了一盒沙特产的点心给我,可谓礼轻意重,我谢声连连地笑纳了,心想改日回赠他俩一盒福建的乌龙茶,于是随即在心头嘀咕了顺口溜:“你送甜点来,我赠佳茗去,美味无国界,茶香飘万里。”老夫虽然口口声声“美味无国界”,但当那盛产石油的沙特递来甜点时,仍有一种缘分的窃喜,这辈子就这样稀里糊涂和沙特的甜点咬上了一口。

他们为什么送的是沙特的甜点呢?阿里吃力地坚持用汉语一字一字继续他的介绍:“我的女朋友-是-沙-乌-地-人”。如果换成我的其他同事,可能一下子听不出来,“沙乌地”就是“沙特”,由于台海两岸的分离,导致两岸出现了一些汉语语词的差异,其中不少是不同的音译导致的,我在厦门时对此特别敏感,台湾报刊上出现的“沙乌地阿拉伯”就是祖国大陆常说的“沙特阿拉伯”,简称后成了“沙乌地”和“沙特”,差异就更加明显。土耳其的汉语教学很长一段时间是台湾的大学与安卡拉大学汉语系合作进行的,近年则我们的孔子学院来到此地形成“汉语新军”,可见“沙乌地”一说在此并非空穴来风,也说明我们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在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发出的两岸合作共建孔子学院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甜点远方来是一种缘分,既然是缘分,开吃时就不能太随意,老夫先净手,再沏茶,然后小心翼翼地扯开纸盒外蒙的玻璃纸,纸盒的面上布满了阿拉伯文和英文对照的字样,饼的芳名乃DateFilledCookies,研读了文字,又吃进了内容,我把它译为“枣泥小酥饼”。“枣”肯定是“椰枣”,过去以为那又大又甜椰枣是伊拉克专有的,所以老叫它“伊拉克蜜枣”,其实中东很多国家都有,这种生长椰枣的树叫“枣椰树”,“枣椰”“椰枣”的,如此翻译或文字安排总让人误以为打字出错。沙特人至少在理念上把椰枣看得比石油还重,你瞧人家沙特的国徽绿油油的,就是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株枣椰树组成,简洁明了。据说枣椰树代表农业,还象征沙漠中的绿洲。

一口就吃到人家的国徽上去了,如此一来,我不敢怠慢,一杯热茶,一块“枣泥小酥饼”,细嚼慢吞,感觉有些飘逸,不仅仅饼皮香酥,不仅仅内陷绵甜,圆圆的小饼仿佛球一样地滚动起来,那是多么难忘的实况镜头:沙特国足满嘴刺胡的球员单刀赴会带着它旋风般地直捣龙门,活生生如同沙尘暴中一路狂奔的骆驼!

吃了人家的甜点,也乘机欣赏一下人家包装上的内容,其中关于营养成分的文字很复杂,有一栏特有意思,标出该饼维生素A和铁的含量,同时标明不含维生素C和钙,一五一十不含糊。至于饼的原料,有意料之中的面粉、枣泥、奶油和糖,还有一味叫Yeast的,查了词典,才知道是“酵母”,难怪,那一口酥松原来是酵母的潜移默化。

此饼的产地叫“吉达Jeddah”,而非“利雅得”,不过老实说,除了首都利雅得,我也说不出沙特其他城市的名字了。“吉达”是沙特西部港口城市,年的国际石油会议曾在该市举行,没准是人家“沙特的上海”呢。

感恩沙特美味的“枣泥小酥饼”,阿门,吃一饼做一文,决不白吃,诚惶诚恐……

(本文题目套用了经典影片《闻香识女人》,特此坦白并致谢)

厦门郑启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ts/2238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