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百科全书——维基百科
维吾尔族(维吾尔语:??????/Uyghur/Уй?ур),是古代当地回纥人还有吐蕃土著人融合的后代,于11世纪信仰伊斯兰教。维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北部和临近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英国、加拿大、荷兰、伊拉克、德国、巴基斯坦、巴西、埃及、阿塞拜疆、比利时、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土库曼斯坦、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富汗、俄罗斯、伊朗、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中亚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地区有分布。全世界维吾尔族人口一千多万,大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住,另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常德县(今鼎城区)有集中分布,现有人口的85.%集中在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和田四个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维吾尔族是官方统计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在伊斯坦布尔、迪拜、麦地那、利雅得、慕尼黑、华盛顿市、多伦多、悉尼与东京也有一定量的维吾尔族侨民。
目录1历史
1.1古代
1.清代
1.3近代
人口
3中国各省分布
4服饰
5饮食
6姓名
7语言文字
7.1维吾尔语的电脑输入问题
8传统医学
9文学
9.1简介
9.《突厥语大词典》
9.3《福乐智慧》
9.4近代诗歌
10庆典文化
11音乐
11.1.1维吾尔木卡姆
11.1.刀郎艺术
11.1维吾尔传统音乐
11.民歌
11.3器乐
11.4流行音乐
1经济
13宗教信仰
14维吾尔族名人
14..1体育
14..演艺
14..3社会名人
14..4政治
14.1古代
14.现代
历史古代一名维吾尔男子,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维吾尔族族源久远,与中原相交往迄今已有两千年历史;15世纪后也与中亚穆斯林世界有一定的交往。东亚古籍中古敕勒中北方的一部臣服匈奴与突厥汗国,后来成为回纥。而回纥、回鹘、畏兀儿等被认为是维吾尔人祖先的主要来源。另一部分来源是乌古斯人,他们与袁纥构成回纥(后称回鹘),以及黑汗王朝统治下的葛逻禄。
中国历史上的新疆
汉公元前年,汉武帝决心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遂使张骞出使西域,前后两次,皆为匈奴所虏,竟得脱。前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此后西域成为沟通中西方的要道丝绸之路的关键地带。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于乌垒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策大雅南)建立西域都护府,进行有效管理。由于都护府的建立,新疆地区正式开始由中原王朝治理。
4世纪初,西晋因来自北方的蛮族入侵而覆灭;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西北部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同民族的政权,包括前凉、前秦、北凉、后凉和西凉。这些政权都试图保持对西域诸城邦国家的控制。最终鲜卑族的北魏重新统一中国北方,控制了今天新疆东南的一部分。疏勒、于阗、龟兹和且末等政权控制了西部,而中央吐鲁番附近则被北凉的延续者高昌所统治。
5世纪末,吐谷浑和柔然开始分别侵入新疆南部和北部,中原政权(北朝)逐渐丧失对此地的控制。从6世纪中叶开始,突厥在阿尔泰山地区崛起,数年间击败柔然,建立了西至里海、东抵大兴安岭、横亘中亚的突厥汗国。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二部,新疆属西突厥。回鹘一度成为西突厥的属臣。
隋炀帝大业五年(年),由杨广亲自率领的隋军攻克吐谷浑之后,控制了今日的新疆东南部。开始之后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统治。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年),唐军占领高昌,于该地置西州,又于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设庭州;同年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后迁至库车,改置为安西大都护府。在之后的二十年间,唐朝发动了对西突厥的一系列远征,西突厥最终于年灭亡,年安西四镇被吐蕃攻占,而后十次易手;在年最终被武周收复。70年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后又升为北庭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北麓及新疆东部地区的军政事务,而安西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唐玄宗开元年间,曾在两大都护府之上设碛西节度使,是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非汉族聚居区,则设置羁縻府州。同时,还在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一度是焉耆)设军事建制,史称安西四镇。
唐天宝三年(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后突厥汗国,建立了回纥汗国。安史之乱,回纥协助唐朝出兵平叛;至德二年(年)正月,回纥骑兵攻克叛军占领的帝都长安;至唐代宗广德元年(年)正月,安史之乱告结。唐贞元四年(年),改称回纥为回鹘。开成五年(年),回鹘汗国国破,向西分三支迁移,其中一支南下。咸通七年(年),回鹘建立了西州回鹘政权。10世纪中叶,葛逻禄在中亚建立喀喇汗王朝(也有说为回鹘,一说为样磨、葛逻禄),这对维吾尔族伊斯兰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维吾尔族的生产由游牧为主逐渐转变到以定居为主。天山一带和南部原来的印欧语系民族逐步被回鹘同化。
从年至13世纪初,今新疆境内的维吾尔族祖先先后被西辽与乃蛮等政权统治。年,高昌回鹘“亦都护”主动要求臣服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同年置达鲁花赤监之。年并入察合台汗国,初建都阿力麻里,即今天的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
明朝洪武四年(年),西察合台汗国亡国,西域分裂成许多割据政权。这些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仍然是察合台蒙古贵族的后裔。他们出于争权夺利的需要,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对维吾尔族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蒙古贵族为了便于统治维吾尔族人民,别失八里的马哈麻继秃忽鲁帖木儿汗之后,在蒙古族中大力推行伊斯兰教,使数目相当的蒙古族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在这个时期,生活在维吾尔族农业区的大批蒙古族(蒙兀儿人)相继被同化于维吾尔族之中。
清代17世纪初,蒙古人在天山南路建立了叶尔羌汗国。这个汗国的居民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叶尔羌汗国与清朝政府维持着友好的贸易关系。在叶尔羌汗国内部由于白山派和黑山派的对立与斗争,年,白山派和卓联合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攻灭叶尔羌。一部分维吾尔人被噶尔丹迁至伊犁,为准噶尔人种田,被称为塔兰奇(种粮食人)。
清乾隆初年,准噶尔蒙古陷入内乱,清兵趁虚而入,摧毁了准噶尔汗国。年,准噶尔统治时期被囚禁于伊犁的波罗尼都和霍集占(即大小和卓)被清军释放,派往回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管理维吾尔人。其后大小和卓率兵反抗清廷统治,终因不得民心,军事实力差距等原因失败,于年出逃,被巴达克山头人处死,尸首移交清廷。乾隆二十三年(年),乌鲁木齐建立城市的雏形,清政府在这里开始修筑城堡,形成一定规模后,乾隆皇帝赐名“迪化”取启迪教化之意思(俗称汉城)。年设置管理天山南北的伊犁将军,又设置总管回部各城事务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其下设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分驻叶尔羌(莎车)、和阗、乌什、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等城。清代的维吾尔族社会处于半自治状态,满、汉、蒙古官员对其军事、贸易、治安以外的日常行政事务较少干预,主要交由当地各级伯克根据伊斯兰教法管理。
同治年间,即年代,清朝整个西北地区爆发大规模反抗清朝统治的穆斯林武装反抗,史称“同治回乱”。以回族和维吾尔族为主的各族穆斯林在西北广大地区先后与清朝军队进行血腥战斗。年,中亚浩罕汗国将领阿古柏率军进入新疆,攻占了库车、库尔勒,占领天山以南地区,建立“哲德沙尔汗国”,后改为“洪福汗国”。年代初,得到俄罗斯和英国支持的阿古柏政权已实际控制了几乎全部新疆地区。年末,由左宗棠率领的清军进入新疆,最终消灭了“洪福汗国”,恢复了清朝的统治。年,新疆正式建省。
近代[编辑]清朝灭亡后,新疆为都督杨增新所统治,并拥护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年以前,各地的维吾尔族群没有统一的名称。他们用各自居住地附近的绿洲来称呼自己。年维吾尔族领袖们在塔什干会面,选择了维吾尔这个名字作为他们身份的标志。年金树仁成为新疆省主席后,哈密等地发生暴动。年,新疆维吾尔文化促进会成立,该会呈请将族名恢复原名。年,新疆边防督办公署及新疆省政府发布关于将“缠族”名称改为“维吾尔族”的通令。该通令称,(巴楚县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年,第7页。)年1月14日,巴楚县政府奉命张贴该通令。年代初,盛世才在新疆主政,对之以采取铁腕政策。年9月,在伊犁、塔城、阿山三个地区爆发大规模反政府叛乱,并于11月。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在部分的分裂主义被肃清以后,残余人员亡命异国外(后于年在美国成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流亡政府,但未受到任何国家承认)。年8月7日应毛泽东邀请以阿合买提江·哈斯木为首的维吾尔代表团赴北平出席会议,途径苏联伊尔库茨克外贝加尔湖地区上空时,飞机失事,全部遇难。而本应乘坐同一架飞机的赛福鼎·艾则孜,因称临时身体不适拒绝登机,幸免于难,并于此后逐步成为新疆地区的主要负责人,晚年更调往中央任重要职务。同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迪化,1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与新疆军区正式成立。年10月1日,改新疆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现代DNA研究显示,现代维吾尔族人拥有西部欧亚特定单倍群的比例是4.6%。[8]
人口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境内的维吾尔族人口为10,,人,占中国人口的0.%,是中国第四大少数民族。[9]
服饰维吾尔族人生活受西域文化影响,服饰以毛织而成,图案丰富多运用几何纹样。年龄较大维吾尔族妇女喜欢戴艳丽头巾,喜爱“艾德莱丝绸”缝制的鲜艳色彩的连衣裙。男子爱穿竖条花布,“拜合衫绸”制作的无领外衣,全族都有戴“花帽”习俗。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和俄国的影响,年纪较大及南疆较不发达地区维吾尔族平民大多喜好穿着西式服装并配以花帽头巾等装饰品以表明民族身份。
饮食维吾尔以馕(nang,维吾尔面饼,最长的能存0天左右)为主食,是一种由面粉烘焙出来的烤饼。小环形馕就是bagel的原始型态[来源请求]。
维吾尔人常饮用砖茶、奶茶、玫瑰花茶,有节日时,会用抓饭(polo)招待访客。
羊肉串(kawap)也是非常著名的维吾尔族食品。
拉条子(leghman),又称拌面、拉面,是维吾尔的主食之一。通常选用精白面加水和制,面团要软硬适度,太软、太硬都不行,面团要多揉,揉出筋道。然后切成细条搓圆后拉开入沸水煮熟即可食用。拌面的菜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维吾尔人最喜欢吃的拌面菜是“过油肉”:选用羊肉或牛肉揉入淀粉过油,加青椒、番茄、洋葱或蒜炒熟佐面。则红、绿、白相间,香辣可口。另外还有土豆丝拌面、野蘑菇拌面等。
烤包子(samsa),是比较普遍的维吾尔族食品,大多数为矩形,也有菱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由面粉做皮包裹,并以羊肉,洋葱为主要馅料烘焙出来的食品。
大盘鸡源于新疆沙湾县,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主要用鸡肉、面条、马铃薯、辣椒制作的一道菜品。将处理干净的鸡剁成小块,马铃薯去皮切片。调料可以有盐、姜、蒜、葱、花椒、辣椒,根据口味自选。
姓名参见:维吾尔族常见人名列表
近代在新疆的维吾尔人采用阿拉伯式的父子联名制,其全名由本名和父名组成,本名在前,父名在后。比如一个叫“约麦尔·阿布拉(?merAbla)”的人,“阿布拉(Abla)”是他父亲的名字,而“约麦尔(?mer)”则是他本人的名字,他的儿子会采用“约麦尔(?mer)”这个名字作为父名。因此除贵族外的维吾尔人大部分是没有姓氏的。
在其他地区,如中亚各国的维吾尔人,由于受到苏联统治的影响,有固定的姓氏,如已故俄罗斯流行歌手“木拉提·纳斯洛夫(MuratNasirow)”和其父“司马义·纳斯洛夫(IsmailNasirow)”,均以“纳斯洛夫”作为姓氏。
而中国河南、湖南等地的回鹘人后代早已汉化,使用中国姓氏,如翦伯赞等。
语言文字主条目:维吾尔语
维吾尔族使用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维吾尔的祖先回鹘人使用回鹘文字母。喀喇汗王朝时期,随着伊斯兰教国教地位的确立,大规模的文化转型使得这一时期的突厥文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但高昌地区未改宗伊斯兰教的回鹘人一直使用回鹘文至15~16世纪。
中国新疆是大多维吾尔族的居住地,于年后,文字改革开始活跃。一度苏联语言学家曾试图将维吾尔,哈萨克,吉尔吉斯,蒙古,锡伯等文字西里尔字母化。但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而流产。年的冬天,一个以拉丁文为基础的新文字(新维文)草案浮出水面,并被自治区采用。到,开始实验,之后在全自治区推行。年9月,自治区又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文(UEY),并对其进一步完善。
年开始,由新疆大学发起制定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拉丁维文(ULY),并被自治区政府采用,和老维文一起作为官方文字。详细资讯见:AnIntroductiontoLatin-ScriptUyghur(byJeanR.Duval,WarisA.Janbaz,)
在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居住的维吾尔人使用一套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维文(USY)。
三种不同字母体系的维文:拉丁维文ULYUyghurcheUnicodeasasqilinghantékistkirgüzüshramkisi.老维文UEY?????????????????????????????????????????????????.
西里尔维文USYУй?урч?уникодасас?илин?антекисткирг?з?шрамкиси.维吾尔语的电脑输入问题随着unicode的到来和电脑的普及,维吾尔电脑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但解决了老维吾尔文的问题,同时也将拉丁维吾尔文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
新疆大学和维吾尔计算机科学协会(UKIJ)等致力于维吾尔语软件的开发,以及维语电脑标准化的制定,目前初见成效。
简介维吾尔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受多种文化的影响,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理所当然地表现出多样性。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经典的古典文学,流传至今的有《乌古斯可汗传》、《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等。以及很多民间作品,如著名的“阿凡提笑话”。诗歌在维吾尔文学中占有优势地位,并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和著名诗人。如14世纪的诗人尤素甫·赛喀克的抒情短诗和15世纪诗人鲁特菲的抒情短诗和长诗《花儿与春天》等。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三个抒情诗人:赫尔克提、翟梨里和诺比提。19世纪中叶,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出现了反抗满清封建统治的诗篇和歌谣,同时提出发展教育、向愚昧挑战、学习科学等极为进步的口号。代表人物就是阿布都哈里克·维吾尔(AbduxaliqUyghur)。
《突厥语大词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Mahmudal-Kashgari)走遍了当时的突厥部落,进行语言文化调查,为《突厥语大词典》的成书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历时15年的语言学调查之后,他才开始了巴格达之旅。巴格达是当时的伊斯兰中心和哈里发的首都。在巴格达,他和著名的学者、语言学家交流,向前贤们请教,在思考和比较中使自己的学术水平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和境界。年月5日,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事业,经过四次反复编纂充实和完善,7年1月9日,《突厥语大词典》这部经典巨著终于面世了。这部语言学巨著,不仅得到了阿拔斯王朝二十七世哈里发奥布林凯西姆·阿布杜拉的奖励,还在当时就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突厥语大词典》(Dīwānul-Lu?atal-Turk)的75条词目是西元11世纪生活在中亚地区人民的生活百科全书。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用生动的实例阐释了这些词目的词源和使用,同时指出了11世纪维吾尔族和其他突厥语族的语言、以及各个方言的区别,说明了语法、语音规则。《突厥语大词典》还详细地介绍了突厥语的有关部落的历史知识。当时,伊斯兰哲学观占有统治地位。但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没用局限于单纯得宗教思想,尽可能还原当时突厥民族的历史原貌。《突厥语大词典》叙述的事件和阿拉伯、波斯旅游者的记录以及汉文史书上的记载,基本吻合。在用阿拉伯语写作的学者中,关于中亚民族的记载,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唯一的不依赖书本而且是在生动事实和传说的基础上严肃求证的人。总而言之,鸿篇巨作的百科全书《突厥语大词典》,内容上多角度地综合地释明了黑汗时代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人们对它的研究,早就超越了“词典”范畴,它已经成为人类语言学史上永垂不朽的伟大著作。
《福乐智慧》哲理长诗《福乐智慧》有着语言,文化、艺术、法律、天文学、伦理道德、文化人性论、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价值。其中体现法制的观念,人权思想,重知识、讲实用的认知观,以“无常”为核心的发展观,以及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思想,治国纲领等,是其中的主要精髓。
近代诗歌[由于近代维吾尔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民族诗人,其中的代表人物为诗人阿布都哈里克·维吾尔(AbduhaliqUyghur),诗人努甫拉·穆塔里甫(LutpullaMutellip)。80年代,新疆的文学工作者搜集和整理,出版了《阿布都哈力克·维吾尔诗歌集》。为了纪念努甫拉·穆塔里甫,年新疆人民出版社用维吾尔文首次出版了他的诗集《爱与恨》。年,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以努甫拉·穆塔里甫的生平、文学创作和革命活动为情节的故事片《远方的星火》。纪念他的歌曲“SalamLutpulla”(努甫拉),被歌手艾斯卡尔(灰狼)在90年代重新演绎。
“觉醒(Oyghan,节选)”
作者:阿布都哈里克·维吾尔
年于吐鲁番
嘿,困苦的维吾尔,觉醒!你也该睡够了,
你已一无所有,再这样就是走向毁灭~
你要是不从灭亡中自救,
啊,你的境况危险,境况危险~
原文:
Hey,péqiruyghur,oyghan,uyqungyéter,
Sendemalyoq,emdiketsejankéter.
Bu?lümdin?zengnikutkuzmisang,
Ah,séninghalingheter,halingheter.
庆典文化麦西热甫(维吾尔语:??????,英语:meshrep)又称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含舞蹈的一系列传统表演艺术。麦西热甫源自阿拉伯语,维吾尔语意为“聚会、场所”,是古代维吾尔族先民祭祀丶祈福丶庆典活动的遗存和发展[10]。年11月15日,经正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麦西热甫被列入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即麦西热甫的存续状况受到威胁,需制订专门计划进行急需保护[11]。
麦西热甫会用到的维吾尔乐器
音乐维吾尔传统音乐维吾尔地区的音乐也为古代西域文化的传承。
维吾尔木卡姆“木卡姆”是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整个伊斯兰文化圈内拥有的一种乐舞形式。“木卡姆”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在现代维吾尔语中,这个词有广、狭两个含义,广义指一种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狭义则指以散板形式维吾尔木卡姆,他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源于民间,是融合维吾尔民歌、器乐、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维吾尔木卡姆与其他国家的木卡姆相比,数量最多,艺术形式完整,为世界所瞩目。
椐今新疆和田学者毛拉·伊斯迈托拉·穆吉孜的《乐师传》()记载,木卡姆形成于15到16世纪。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留番木卡姆等等多种。每一种木卡姆有六至十二套。人们常说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十二部大型古典套曲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穷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这三个大部分。“穷乃合曼”从散板序唱开始进行,紧接是慢速的太孜,到热烈的赛乃姆和大赛勒克,末尾以轻快的太喀特结束,其中有歌曲和舞曲,各曲间有间奏曲。“达斯·坦”由三到六首叙事歌组成,曲间有完整的间奏曲,音乐由慢而快,曲调相当流畅。“麦西热甫”由三至六首节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组成,曲间无间奏曲,情绪热烈而奔放。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乐曲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二十多个小时。伴奏乐器有萨它尔(主唱者自拉自唱)、弹布林、热瓦甫、都它尔、丈介克、卡龙、小手鼓等等。
北疆木卡姆,是19世纪由南疆传入,也有1套。除没有“穷乃合曼”之外,结构与南疆木卡姆相同。音乐比较明快,主演唱者用弹布林或者萨它尔。而哈密木卡姆流行于东疆的哈密地区。与南、北疆木卡姆相比较,风格结构不尽相同。它由短小的散序起唱,接着演唱系列短小的歌曲和歌舞曲,无间奏曲。它也有十二套,称哈密十二木卡姆。其伴奏乐器有哈密艾介克(似中胡)、刀郎热瓦甫、手鼓等。全部歌曲有6首,从头演唱一遍约需1个小时。
木卡姆唱词,一些为古代名人诗作,每行15个音节,基本表现人民热爱生活,批判黑暗,向往幸福;另一类来自民间艺人,每节4句,每句7个音节,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活。
刀郎艺术刀郎是喀什地区麦盖提、巴楚、莎车的一种文化现象。刀郎舞称刀郎赛乃姆,音乐称刀郎木卡姆。刀郎舞是一种礼俗性舞蹈,逢节日喜庆,人们都要跳刀郎舞。开场时唱散板序歌,不舞。接着按严格的程式歌舞:奇克提麦(6/8)、赛乃姆4/4)、赛乃克斯(/4)、赛勒玛(/4),跳刀郎舞的时候,人们要围圈席地而坐,男女相对起舞,动作粗犷、豪迈。音乐由慢变快,舞蹈由两人对跳变为集体舞。随后出现双人竞技性旋转表演。刀郎舞的唱词,有表现狩猎、打仗和生产劳动的,也有反映爱情生活。歌腔高亢激越。伴奏乐器有刀郎热瓦甫,刀郎艾介克、卡龙、小手鼓等。
民歌维吾尔族民歌和木卡姆有近似的情况。由于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不同,各地维吾尔族民歌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伊犁民歌多抒情;哈密民歌多简短明快;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犷。维吾尔歌手演唱常有乐器伴奏。北方歌手喜用都它尔和弹布林;哈密歌手喜用哈密艾介克;南方歌手喜用喀什热瓦甫。民歌的音阶、调式方面,南疆大部分地区的民歌运用七声音阶或多于七声的音阶,有不一般的感受。东北地区有不少民歌运用五声、六声音阶。
维吾尔族说唱音乐形式多样,十分活泼,在人民生活中影响广泛。它主要有达斯坦、柯夏克等。
达斯坦有两种类型,分别为长篇和短篇。长篇多说唱带故事情节的内容,曲调通常由上下句组成,多数没有有拖腔。演唱者可根据唱词内容灵活压缩或扩展乐句,比较自由。短篇达斯坦,通常反映新鲜事物或爱情。音乐多方整结构,旋律性强,有的唱腔直接采用民歌,歌词七词一句,四句一首。伴奏乐器,南疆用热瓦甫,北疆、东疆用都它尔。柯夏克是由艺人自弹白唱有一种民间弹唱形式。它用一段曲调演唱多段唱词,内容有爱情和对社会不正之风的讽刺等。
器乐维吾尔族的乐器、形式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音乐生活现场,有不同的乐器与乐器组合演奏形式,表现力丰富,有中国一带的古乐器埙,又有来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萨它尔、弹布林等。大部分得乐器与波斯、阿拉伯国家的同名乐器近似,少数则是同名异器,反映出伊斯兰世界所用乐器的共性。譬如达蔔、纳格拉、奈依、萨它尔、都它尔、弹布林、卡龙等是中亚、西亚许多国家中的主要乐器。这类乐器在维吾尔民间同样流行。乐器往往制作精美,随着演奏技巧高度发展,乐器都具有独奏性能和丰富的独奏曲目,这显示出维吾尔族器乐的发展水平。同时,维吾尔族乐器吹、拉、弹、打各种形式俱全,打击乐器在音乐和歌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域闻见录》(云岫抄藏)卷七写道:“回乐以鼓为主”’“声音抑扬高下,随鼓而起落,而歌舞节奏之盘旋,亦以鼓为节”。
由于地处中西交通的枢纽,维吾尔族音乐的显著的特点是它的音阶、调式采用中国、波斯——阿拉伯和欧洲三个音乐体系。以喀什文化古城为中心的南疆地区,大多采用波斯——阿拉伯体系,东疆、北疆地区则借鉴了中国音乐的元素。波斯——阿拉伯体系的音阶调式的特点之一是音阶的第三,五,七级音常闲升高或降低——个全音的1/4音。这些变化音的运用,是形成维吾尔族音乐独特风格的重要成分。
流行音乐由于维吾尔族在音乐方面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感情和热情,近些年,维吾尔流行音乐发展迅速。维吾尔流行音乐继承了维吾尔传统音乐的一些元素,但也大胆的进行创新和改革,随着电子乐和现代乐器的出现,使得维吾尔流行音乐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比如对于西班牙弗拉门戈风格的尝试。
艾斯卡尔(Esqer,灰狼)是维吾尔摇滚音乐的代表。对音乐的追求,使得他放弃了电影播放员的工作,而来到北京创建了灰狼乐队。几经转载,终于实现了历史的突破,在维吾尔流行音乐历史上,有着里程碑的作用。艾斯卡尔的音乐深深地呼唤著自己的民族,有着很深的感情,因此为广大维吾尔人民所爱戴,他曾被誉为“维族人一生的老师”。
除了音乐本身十分震撼人心,在歌词的处理上,艾斯卡尔更是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往往内涵很深,使人久久不忘。艾斯卡尔的成名曲“SalamLutpulla”(努甫拉)歌词:
salamLutpullaesleymenséni,tapsamqewrenggeyupuqyasaymen,qaysiyersénialdiqoynigha,qewrengnishairnedinsoraymen.
ajayipheywetqeyseridingsen,shungadüshmenlerk?relmigenni,qaysinamertsangaqildibiwapa,salamLutpullaesleymenséni.
带上我出发,去寻找努甫拉。蹋遍烈日下的黄沙,是哪里掩盖着他。为你种上花,你能否看到它。我们在寻找着你,呼唤著努甫拉。每个人身体中,流着你的血。因此这块土地,也就是你的家。眼中没有泪水,我不再惧畏。因此这块土地,也就是我的家。你的灵魂和诗句,已经融入我身躯。
艾尔肯·阿布杜拉(ErkinAbdulla),出生于喀什地区的叶城,凭借英俊的相貌和深情的吉他演奏,成为近年涌现出的另一个新星。艾尔肯的音乐风格不同于传统风格,音乐更现代更具国际化。艾尔肯的舞台演出形式多样、格调时尚,展现了维族新生代的新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艾尔肯的代表曲目
专辑代表曲目走出沙漠的刀郎Karwanyoli奥达木Ordaxénim,维族姑娘UyghurQizi一千零一夜MingBirKéche巴郎仔Balangza,爱的要死Men?ley城市之夜SheherKéchisi城市之夜Sheherkéchisi二道桥的故事D?ngk?wrük爱的墓碑Abide,二道桥的故事D?ngk?wrük博客Blog博客Blog,妈妈,你不在Anam,senyoq在中亚地区,木拉提·纳斯洛夫被誉是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维吾尔”,他英年早逝,但留下了众多作品,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属一曲“AydinKéche”,传遍独联体大江南北。同时,他也演唱了很多的俄语歌曲。
迪丽娜孜·艾合买提耶娃,是哈萨克斯坦另一位维吾尔歌手,她不但善于演唱,还准备进军好莱坞影视业。
此外,流行音乐在维吾尔年轻人中开展地非常普遍,尤其各大高校中都有维族乐队,比较典型的是湖南大学的“新楼兰乐队”(Yéngikiroran)。
经济维吾尔族祖先进入西域后有经营农业的悠久传统,对于植棉和园艺尤其具有丰富经验。元朝(~)以后,植棉技术由西域传入内地。由于有发达的园艺业,很多地区都出产大量的、品种繁多的瓜果。其中著名的有和田的核桃、水蜜桃,皮山的石榴,吐鲁番的无核葡萄和葡萄干,伊犁的苹果以及呼图壁的西瓜等。
维吾尔族的手工业有久远的历史传统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世界的有和田的地毯和丝绸,莎车的巴克衫绸,喀什的绣花小帽。库车的“砍土曼”(一种铁制农具),乌鲁木齐市的乌修尔镰刀等。尤其是和田至若羌一带出产的美玉。和田的地毯图案精美,色泽鲜明,作工精细,经久耐用。英吉沙和库车制作的小刀,刀柄和刀鞘镶嵌精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年夏季,在新疆地区的农村完成了“减租反恶霸”运动;3年底完成了“土地改革”。从3年起先后建立9个民族乡、7个民族区、6个自治县和5个自治州,7年,全区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0—8年新疆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累计亿元。经过投资建设,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正在向商品经济的市场经济转变;封闭型经济开始向外向型经济转变;单一的农牧经济结构正在向综合经济结构转变。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农业总产值达07.6亿元。很多等现代化工业在天山南北发展壮大。农、林、牧、副、渔、乡镇企业继续发展。商业流通、对外贸易出现了新的机遇。
然而由于新疆的工农业绝大部分集中于国有企业,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手中,以及西气东输等资源开发计划不足给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新疆本地居民带来足够的工作岗位和经济补偿,新疆地区的民族间经济差距日益巨大,使得自治区的很多民族政策无法落实,同时东突恐怖组织的破坏也使得包括旅游业在内部分行业受到影响。农业方面,虽然国家采取管控价格收购棉花、粮食、水果和牧业产品以保障当地农民稳定收入,而维吾尔农村地区存在语言、文化和信息闭塞等诸多情况,生产方式的相对原始落后,农业方面收入较低。
宗教信仰维吾尔族先民回鹘人信奉萨满教,摩尼教。回鹘西迁后,祆教、景教在高昌回鹘王国均有传播,而佛教则成为高昌与龟兹回鹘的主要宗教信仰。公元10世纪上期,喀喇汗王朝统治者接受伊斯兰教,他们大都是在王权压迫下皈依的伊斯兰教,从此伊斯兰教由喀什噶尔传播到叶尔羌、于阗等地,到明末已遍及吐鲁番、哈密地区成为在维吾尔族中占居统治地位的宗教。维吾尔族是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在教法学上归属于哈乃裴学派。
维吾尔族名人古代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全名为: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侯赛因·马赫穆德·喀什噶尔,11世纪喀喇汗王朝著名语言学家、突厥语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镇海:蒙古帝国大臣
廉希宪:字善甫,廉访使布鲁海牙之子,蒙元时期大臣、儒家学者。
塔塔统阿:蒙古帝国大臣,蒙古字母的创制者。
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喀喇汗王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诗人。
和卓氏买木热·艾孜木:清乾隆帝容妃
体育巴力·买买提依力:江苏舜天足球队前卫,前国奥队队员,曾效力于杭州绿城
阿的江·苏莱曼:现任八一火箭队主教练,90年代篮球国手,后卫
西热力江·木合塔尔:新疆飞虎男子篮球队主力后卫,篮球国手
演艺迪丽达尔.艾则孜:维吾尔族著名现实主义女作家,独立研究学者,社会活动家
祖木来提: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女歌唱家
朗辰:电影导演
麦迪娜·买买提:现代中国演员
拜尔:现代流行音乐歌手
张韶涵:台湾知名女歌手及女演员,拥有四分之一维吾尔血统。
迪里拜尔:女高音歌唱家
巴哈古丽·热合木吐拉:中国女演员
社会名人阿布都萨拉木·托乎提:曾历任新疆第二师范语言文学教师,新疆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彩色识字课本》在年3月荣获世界学术贡献金奖。曾被评为自治区语言文字研究工作先进工作者,被授予"全国民族文字教材做出突出成就的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并获得荣誉证书及奖励。
阿地里·阿里木:blip懂爱梦想爱心团队创始人,领导人,负责人,杰出青年慈善家。
哈木拉提·吾甫尔: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所所长
伊力汗·奥斯曼: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新疆电视台副台长
迪丽娜尔·阿不都拉:00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家一级演员,舞蹈家
阿迪力·吾休尔: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特技演员,达瓦孜第六代传人
政治包尔汉:前新疆省政府主席
阿合买提江·哈斯木?:三区革命的指挥者
赛福鼎·艾则孜: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阿巴索夫:三区革命领导人
翦伯赞:湖南维吾尔族,历史学家
铁木尔·达瓦买提: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前主任
司马义·艾买提: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国务委员,政治家,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前主任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主席
努尔·白克力: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ly/1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