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

中东战火犹未烬海湾又起大波澜

发布时间:2017/11/30 14:41:10   点击数:

中东战火犹未烬海湾又起大波澜

年6月5日,一条晴天霹雳般的爆炸性的消息抢占了全球媒体的头条:沙特、埃及、也门、利比亚、巴林、阿联酋和马尔代夫等七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并关闭与其陆海空联系。各国在官方声明中均强烈谴责卡塔尔“煽动舆论、支持恐怖组织,干涉别国内政”,宣称要保护本国免遭“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影响”。沙特领导的也门阿拉伯联军宣布结束与卡塔尔的所有合作,并将卡塔尔开出海湾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海合会成立于年5月,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6国)和阿拉伯联盟。6月6日晚,毛里塔尼亚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约旦宣布降低与卡塔尔的外交级别,并收回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约旦的运营许可证。至此,已有8个国家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卡塔尔对各国决定表示遗憾,但表示不会采取对等措施。如此大张旗鼓地集体与一个国家断交,在战后国际关系史和近现代中东外交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沙特外交部宣布:“为行使国际法赋予的主权权利,保护公民免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危险”,决定断绝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关闭与卡塔尔的陆海空联系。

巴林外交部以卡塔尔扰乱巴林安全和稳定的理由,决定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关闭与卡塔尔的海空交通,禁止巴林人前往卡塔尔或在卡塔尔居住,不允许卡塔尔人入境或过境巴林,并责令在巴林的卡塔尔人14天内离开巴林。

阿联酋政府决定对卡塔尔采取三项措施:要求卡塔尔外交人员在48小时内离境;禁止卡塔尔公民从阿联酋入境或中转停留,目前在阿联酋旅游或居住的卡塔尔公民必须在14天内离境;禁止阿联酋公民访问、居住或过境卡塔尔,24小时内关闭阿联酋和卡塔尔之间的所有海空交通。

埃及外交部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切断与卡塔尔之间的海空交通联系,因为“卡塔尔长期以来资助穆斯林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为首的恐怖组织,在西奈半岛制造恐怖活动,包庇被埃及政府通缉的恐怖组织头目”。

毛里塔尼亚AMI通讯社援引该国外交部的声明称,该国继一系列阿拉伯国家及其他国家后宣布与卡塔尔断交,系第9个宣布与卡塔尔断交的国家。此前已有8国宣布与卡塔尔断交,约旦政府6日则宣布降低与卡塔尔的外交级别,同时收回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约旦的运营许可证。毛里塔尼亚做出与卡塔尔断交的决定与后者顽固奉行同一政策有关。声明称:"卡塔尔致力于向多个阿拉伯国家输出无政府主义和混乱。该国的地区政策与支持恐怖组织和传播极端主义思想有关。"巴林,沙特阿拉伯,埃及和阿联酋四国6月5日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指责多哈支持恐怖组织并破坏中东局势稳定。随后,利比亚、也门、马尔代夫以及毛里求斯随后也宣布与卡塔尔断交。

针对“断交潮”,卡塔尔外交部曾回应称,对一些阿拉伯国家“不公正、不正当、不合法”的断交决定表示遗憾并予以谴责,并称其行为“侵犯了卡塔尔的主权”。卡塔尔外交部表示,“这些措施是不合理的,并且是基于没有实际依据的指控。”卡塔尔外交大臣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卡塔尔不会采取使局势激化的措施,因为我们认为,那些问题应该通过兄弟国家谈判解决。”他表示,卡塔尔不会使局势激化,即便多国已针对多哈采取了严厉的单方面措施,对那些受到家庭关系维系的海湾国家居民造成负面影响。

一石激起千重浪卡塔尔惹了众怒?

一石激起千重浪,中东地区原本较为“平静”的波斯湾西岸“突然”风起云涌,成为地缘政治的“百慕大三角”,众多国际观察人士大跌眼镜、大喊意外: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东的轩然大波并非一日之寒,是5月底卡塔尔埃米尔的“录音门”持续发酵导致的结果。中东国家之所以毅然决然地集体与卡塔尔断交,还要从5月24日说起。那天卡塔尔新闻社援引国家元首卡塔尔埃米尔在军校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称,伊朗是“不容忽视的伊斯兰强国”,“对伊朗怀有敌意是不智的”,伊朗是中东地位稳定的重要力量,哈马斯和真主党应被视为抵抗组织。并且声称,卡塔尔与美国特朗普政府之间存在“紧张关系”。一石激起千重浪,立刻在海湾地区乃至整个中东引发了强烈反应。此番表述不仅暴露了与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严重分歧,而且完全违背了阿拉伯联盟和海合会在这些问题上的基本共识。

卡塔尔政府随即发表声明称上述报道是“误报”,是因为国家通讯社遭到黑客攻击,政府将调查事件并追究肇事者责任。卡塔尔官方通讯社也迅速补救,矢口否认“录音门”的真实性。不过,该报道已经在周边地区和国际社会广泛传播扩散,负面影响已如水银泻地、无可挽回。沙特等国显然也不太相信这是什么“口误”或是“黑客”所为,迅速封杀了半岛电视台和其他卡塔尔媒体。沙特报纸《欧卡兹》指责卡塔尔“脱离”海合会国家的队伍,站到了“敌人”的一边,指责卡塔尔与被沙特等逊尼派穆斯林国家视为血海深仇的伊朗什叶派暗送秋波、投怀送抱,就是逊尼派穆斯林的叛徒,是导致中东多国与其断交的直接原因。卡塔尔外交部通过卡塔尔新闻社的推特账号宣布,召回驻沙特、埃及、阿联酋、巴林和科威特大使。沙特、阿联酋和埃及等国岂肯善罢甘休,纷纷封杀卡塔尔媒体。

卡塔尔地理位置在海湾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美军中央司令部的所在地,对于美国遏制伊朗的战略不可或缺,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西南35公里的乌代德空军基地(AlUdeidAirBase),是美国驻海湾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而且卡塔尔是中东地区除沙特之外的美国军火的第二大买家,所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赞卡塔尔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战略伙伴”。卡塔尔因此成为美俄在中东和海湾地区博弈角逐的前沿基地和焦点。沙特等国一直要求美国施压促使卡塔尔放弃支持伊斯兰恐怖主义和庇护穆兄会。美国前防长盖茨建议,特朗普政府应明确提醒卡塔尔,如果继续支持恐怖主义活动,美国军事基地可能移至其它海合会国家。卡塔尔与美国结盟,境内的美国空军基地修建于年,耗资1亿美元,是美军在中东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也是美军中央司令部所在地。美军驻在卡塔尔固然为该国提供了军事保护,但反过来也赋予了它对华盛顿决策的政治影响力。一旦美国中央司令部和军事基地撤出,卡塔尔将失去最大的外部资源。

从“录音门”到封杀卡塔尔媒体,再到集体与卡塔尔断交,昔日兄弟反目成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背后的原因真是错综复杂、扑簌迷离。中东问题虽然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但实质上就是两大问题:一是各国亲王、埃米尔们利用穆罕默德继承人的问题,上下其手、浑水摸鱼。二是站在背后掰手腕的美俄等大国如何决定石油美元的流向。中东多国集体与卡塔尔断交也可看出是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因千年仇恨的延续而情绪化和非理性的一面,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因为穆罕默德继承人孰是孰非的问题再次刀兵相向、燃起战火,而背后则是中美俄大国围绕中东石油的战略博弈。

资料图:卡塔尔国旗

波斯湾西岸的珍珠

说起卡塔尔,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球迷其实并不陌生。无论是中国加入WTO的“多哈贸易谈判”,还是在海湾战争中名声大噪的半岛电视台,不管是花90亿美元模仿迪拜建的人工岛,或是砸亿美元办年世界杯,都让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屡上头条(年美国《福布斯》的排行榜中,卡塔尔位列全球最富国家之首。)如果说上面那些你还都不知道,那么你该不会忘记,这个面积比北京还小、只有约30万本国公民的微型小国确是名副其实的足球大国,近十年间卡塔尔国足与中国国足五次角逐绿茵场,中国国足一胜一平三负,战绩惨不忍睹。

卡塔尔位于波斯湾内西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0亿吨,居世界第13位,天然气储量25.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与沙特、阿联酋、巴林、科威特和阿曼并称为“波斯湾六国”。首都多哈在多年前就是著名港口,人称“波斯湾西岸的珍珠”。年卡塔尔人均GDP全球第四。年卡塔尔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最富有国家,人均GDP超过美元。

长期以来,卡塔尔与美国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与邻居沙特等国同为逊尼派掌权国家,为啥这次一言不合就断交呢?原因不一而足。

首先与那个颇为神秘的穆斯林兄弟会有关。穆兄会创立于年,从宗教性社会团体成长为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政治反对派。穆兄会的宗旨是:以《古兰经》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复兴伊斯兰教,建立不分民族、不受地域限制的穆斯林世界社团,摆脱外国援助,清除来自欧美的影响。该会在叙利亚、苏丹、约旦、巴勒斯坦等国都有支部、学校、清真寺和商业公司,信众达百万,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影响力遍及中东乃至全球。穆兄会拥有武装,多次组织或资助暗杀行动。而全球穆兄会精英们最爱聚集的地方之一,便是波斯湾上的珍珠——多哈。沙特和阿联酋一向认为穆兄会是对自身政权的最大威胁,阿联酋自20世纪90年代起即禁止穆兄会在境内活动,但卡塔尔却长期支持穆兄会,借以与沙特争夺地区影响力和主导权。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曾刊文指出:卡塔尔之所以欣赏穆兄会的宗教与效率,是因为与“穆兄会”三观吻合、理念一致,所以多年来一直暗通款曲;卡塔尔一直看不起大得多、也富得多的沙特。科威特政治学家阿卜杜拉·阿里·沙-吉说,卡塔尔相信两件事情:不能让沙特成为中东逊尼派地区的主要首领或唯一势力;卡塔尔应成为海湾地区的大哥。近20年来,卡塔尔默许叙利亚逃亡者建立、资助以及支持极端军事组织;在利比亚支持反西方势力;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态度暧昧。

穆兄会会徽

其次是地区老大之争。卡塔尔一直利用庞大的财富扩大国际影响力:卡塔尔航空斥巨资向西方购买先进飞机,把这个地图上几乎看不见的酋长国变成世界航空枢纽;半岛电视台虽然名义上是非官方性质,但实际上仍由王室成员控制,成立伊始就得到了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的资助,每年收到的援助多达6.5亿美元,是卡塔尔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是卡塔尔推行对外政策的平台。因第一线的真实报道而迅速成长为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然而,卡塔尔的动作在邻居沙特、阿联酋看来实在是咄咄逼人、太过狂妄,大有取代沙特老大的野心。《外交政策》指出:穆兄会的活动实际上是对沙特、阿联酋、巴林这些君主制国家的直接的威胁。年,沙特和阿联酋兵临卡塔尔边界,逼卡塔尔停止支持兄弟会,解散支持兄弟会的卡塔尔智库国际安全研究学会(QIASS),要半岛电视台改变传播口径,卡塔尔表面上认怂,答应两国所请,但暗地里却本性不改、依然故我。同时仗着美军需要自己境内的空军基地而保持跟华盛顿的亲密关系并倚为靠山,根本不买沙特的账。微妙的是,沙特也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不久前特朗普访问沙特还签下亿军火大单。形成了美国-沙特-卡塔尔的三角关系格局。总之,卡塔尔或阳奉阴违、或肆无忌惮,最终惹毛了邻居们,被半岛电视台经常打脸动荡局势的巴林第一个翻脸,沙特、阿联酋等国因穆兄会等问题“积怨已久”,立马跟进断交。

深绿色区域是什叶派居住地,浅绿色的是逊尼派居住地,黑色点块显示石油油田,红色是天然气产区。

第三是教派之争“千年杀”。阿拉伯国家之间有一个几乎无解的“主要矛盾”——源起于年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之争。全球15亿的穆斯林中约85-90%为逊尼派,所谓“波斯湾六国”皆为逊尼派王室所掌控,最富有最强大的沙特更是素以“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守护者”自居。什叶派人口只占穆斯林总人数的10-15%,伊朗作为什叶派大国占什叶派人口的90%。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外交一直敌视美国,毫不隐讳要挑战逊尼派领导地位的意图,在黎巴嫩等国支持什叶派动乱。因此被沙特、埃及视为最大宿敌。吊诡的是,卡塔尔虽然是逊尼派国家,但私下却与伊朗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因为两国共用一条石油管道,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两国还经常意见“巧合”,这一直让沙特非常不爽。

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石油减产协议怎么办?每当中东局势波澜骤起,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油价又要涨了”。据路透社报道,为了减少库存和稳定油价,卡塔尔一直与伊朗暗通款曲,主张持续减少原油产量,但沙特等几大产油国因利益不同而持不同立场。作为OPEC的重要成员国,如果卡塔尔伙同伊朗单方面大规模减产,那么油价又要暴涨了,“断交门”一出,布伦特原油应声暴涨1.5%。

海湾“太子党”重构与组合

近年来,海湾各国王储“太子党”纷纷入承大位、执掌大权,所以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也可以从一个角度看作是“太子党”的恩怨情仇、分化组合。由于沙特等多国宣布与卡塔尔断交的引爆器是关于卡塔尔埃米尔(埃米尔是阿拉伯国家贵族头衔,在卡塔尔即国家元首)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的“新闻”,所以这位年轻的国家元首立刻被置于聚光灯下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年6月,时任卡塔尔埃米尔的哈马德突然宣布逊位(阿拉伯国家实行“君主终身制”,哈马德的提前交权是“阿拉伯世界首例”),将王位传给第四子塔米姆。从此,阿拉伯国家有了最年轻的元首,卡塔尔的80后埃米尔。塔米姆年出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是哈马德与第二位妻子谢哈穆扎所生。塔米姆从小被重点培养,先后就读于声望素著的英国名校:私立中学舍伯恩,桑德赫斯特军事学院。塔米姆能说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已有9个孩子。继位前,塔米姆任卡塔尔国家奥委会主席,着重解决青年人关心的教育和体育,力图通过大型国际赛事铸就卡塔尔的国家铭牌,他亲自带领申办团队公关,成功地让卡塔尔成为年世界杯的举办地。塔米姆是体育爱好者,曼联的球迷,爱打网球、羽毛球和保龄球,经常出现在国际大型赛事。他年成立卡塔尔体育投资公司,持有法国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的股份。年,埃及《金字塔报》经读者投票评选塔米姆为“阿拉伯世界最佳体育人物”。塔米姆被视作温和、亲西方的改革派。《金融时报》形容他“友善、自信、开放,但很精明、谨慎”。

塔米姆更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哪里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ts/1428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