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

中东大博弈

发布时间:2017/12/26 17:57:44   点击数:

吴思科

原中国驻沙特大使、中国中东问题特使

后人撰写沙特历史的话,一定会对年11月4日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

当天,沙特国王萨勒曼宣布成立以王储穆罕默德为主席的最高反腐委员会。数小时后,反贪委员会以涉嫌腐败和洗钱为由,拘捕了11名沙特王子以及数十名前部长,这些人都是在沙特政坛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包括沙特首富瓦利德和沙特国民卫队队长、前国王阿卜杜拉的儿子穆塔布等人。这些人被囚禁在首都利雅得利兹卡尔顿酒店的会议厅,并被要求以捐献70%财产为代价来获得自由。同一天,还发生了另一件事,也门胡塞族武装向沙特机场发射导弹,但被拦截了。

沙特国王萨勒曼

去年4月我去沙特参加一个会议时就住在利雅得的利兹卡尔顿酒店,当天的活动国王和很多王室的重要成员都出席了,酒店很豪华,当地人说那个酒店就是由王室管理的。

怎么看待沙特最近发生的事情?以下我将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讲讲沙特,并从沙特透视中东政局。

生活在油海里的国家

沙特是中东一个很有分量的国家,历史文化都很独特。提到沙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石油”,沙特的石油资源确实很丰富。年我刚到沙特当大使的时候,到很多地方走了走,很疑惑怎么没看到地面上有开采石油的设备,后来人家告诉我,沙特的油田都是自喷的,不需要地面上的设备,这里不喷了封了油井再换个地方。因此沙特石油的开采成本很低,我当大使的时候只要2、3美元一桶,后来物价上涨,也不过10美元左右。一般情况下,肯定是石油比水贵,但在沙特是水比油贵。我在沙特的时候,有一次他们在采油时打到地下水,结果举国欢腾,向国王报喜,而打到油就很正常,没什么可说的。

沙特的另一个特点是宗教,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都在沙特境内,沙特国王自称是“两圣地仆人”。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纪创立的,当时阿拉伯半岛处于历史转折时期,正在从传统部落社会向现代世俗社会转变,穆罕默德吸收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些理念,结合阿拉伯社会的现实需要创立伊斯兰教,并和武装征战相结合,很快从阿拉伯半岛拓展到叙利亚等周边地区,先后建立了伍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并征服了一度横跨欧亚非的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期维持了年左右,期间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明。

到了近代,伴随着英法殖民者的到来,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麦加和麦地那所在的靠近红海的地区称为汉志,由穆罕默德的后裔哈希姆家族统治;阿拉伯半岛的内陆是内志,今天沙特王室的祖先最终只是内志的酋长之一,后来和18世纪出现的伊斯兰教的一个原教旨主义新教派瓦哈比派结成了联盟。当时,英国的首要敌人是奥斯曼帝国,伊本·沙特和英国人结盟,充当了抗击奥斯曼帝国的先锋,因此得到了英国的支持。通过征战和联姻的方式,伊本·沙特最终统一了内志和汉志,把哈希姆家族赶到了约旦,在年建立了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沙特阿拉伯王国。

伊本·沙特的儿子很多,他生前确立王位在自己的儿子中间按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而在现实中,这种继承是有筛选的,由王室成员组成的家族委员会决定某个人是否适合当国王,如果不适合就跳过他。半个世纪以来,沙特的王位继承有多种模式。

伊本·沙特

年伊本·沙特去世后,王位由长子沙特继承,这位沙特治国无方,大肆挥霍,年被废黜,由伊本·沙特的第四个儿子费萨尔继位,这位费萨尔国王对沙特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他废除了奴隶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其后石油的大规模涨价就发生在他当国王时,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曾经和他见过面。年费萨尔被侄子杀害。沙特王室一直保留了部落时代的一些传统,设有国王接待日,接待日的情况由电视台进行直播。年3月25日,费萨尔在国王接待日被据称精神错乱的侄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杀害,血腥场面通过电视传播到全世界。

因此,在沙特王位继承的历史上,废黜、暗杀的情况都有过。而那些没当上国王的王子,他们的地位是有保证的,而且会有在经济利益方面得到补偿,这就保证了王室内部的稳定。另外,王室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也要保持平衡,比如法赫德国王的母亲是伊本·沙特的宠妃苏德里,她生了7个儿子,称为“苏德里七兄弟”,各个都身居要职,除了法赫德,现任国王萨勒曼也是其中之一。为了平衡“苏德里七兄弟”的势力,上述被杀的费萨尔国王的儿子、外交大臣费萨尔即便身体不好,也不能随便辞职。法赫德当了23年国王,继任者阿卜杜拉国王就不属于“苏德里七兄弟”,阿卜杜拉去世前,任命萨勒曼为王储,同样不属于“苏德里七兄弟”的穆克林为副王储,自己的儿子由国民卫队司令改任国民卫队大臣。这种安排同样是出于权力平衡的需要。

王权在第二代的传承已有定制,保证了沙特王室的稳定。沙特王位继承的真正挑战在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因为第二代王子年龄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少,总有一天要传给第三代,而第三代人数众多,如何传?传给谁?这其中蕴藏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沙特需要转型

萨勒曼年继位时已年近80岁,在他上任之初,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任命穆克林为王储,侄子纳伊夫为副王储。但仅仅三个月后,他就废除了穆克林的王储之位,由纳伊夫接替王储。年6月21日,他又把纳伊夫废除,宣布由自己的第8个儿子、现年31岁的穆罕默德接任王储。

应该说,这种转变有相当的必然性,第三代接班是迟早的事,由穆罕默德开始或其他人开始没有根本区别,关键是要转得好,在扫除障碍的同时维持内部平衡。这次沙特以反腐的名义把前国民卫队队长穆塔布抓起来,就是在扫除障碍,因为国民卫队就是沙特的近卫军,负责保护王室和油田等要害部门,也门战事爆发后也被派到也门前线去,其实也是在削弱它的力量。

至于沙特首富瓦利德,他的父亲曾经当过财政大臣,因为亲近纳赛尔而被称为“红色亲王”,也因此被费萨尔国王解职,瓦利德是一位理财高手。沙特为了和沙漠做斗争,鼓励民众多盖房子,因此规定利雅得市区不能建高楼,现有的两座很高的建筑,一是费萨尔国王遇刺后他的家人为纪念他建的,另一座就是瓦利德建的,由此可见他的影响力。此次把他抓起来,一方面应该是为了削弱他在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要从他那里弄点钱。过去几年,国际油价低迷,沙特的日子很不好过,一直执行的是赤字预算,让被抓的王子们捐出财产,也是为了缓解国库的空虚。

在年4月,穆罕默德担任副王储时就提出了促进沙特经济转型的“愿景”,发布当天我正好在沙特,看到媒体上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外国政要纷纷称赞穆罕默德有领袖风范,为他造势的意图很明显。穆罕默德还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计划以迎合了沙特国内年轻人的心理诉求,比如年起将允许妇女独自开车、允许妇女进入体育场观赛以及鼓励更多的娱乐休闲活动等,并提出要回到“温和的伊斯兰教”,这些应是沙特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这些措施的推出有权力斗争的考虑,但从根本上讲都是符合沙特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的,应该给予肯定。

穆罕默德为了给继位立威,当然也为了国家的安全考虑,走的另一步棋是介入也门内战,这是他在担任国防大臣时发动的,但战事进行得并不顺利,他因此迁怒于伊朗,这是沙特伊朗交恶并先后沙特以及卡塔尔断交的重要原因。

沙特把伊朗视为心腹之患

伊朗虽然信奉伊斯兰教,但属于什叶派,和沙特所属的逊尼派在教义上有差异;加上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认为政教合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由伊斯兰主导才符合伊斯兰精神,王国这种统治方式不符合伊斯兰教义,应该是革命的对象。沙特因此组织了海湾合作委员会来和伊朗抗衡。两伊战争期间,中东伊斯兰国家基本都站在伊拉克一边,叙利亚是个例外,因为叙利亚的巴沙尔家族属于什叶派的支派阿拉维派,另外,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执政党都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两家都在争谁更正宗。阿富汗的塔利班也属于逊尼派,沙特是少数几个和塔利班政权建交的国家。

之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替伊朗除掉了萨达姆和塔利班两个对手,伊朗地位上升,这导致沙特很紧张。3年伊拉克战争前,当时我在沙特当大使,有一次去拜访当时的王储阿卜杜拉亲王,询问他对战争会否爆发的看法,阿卜杜拉王储沉吟一会才很生气地说:我已经给小布什总统打了好几次电话了,劝告他这个仗不能打,这个地区民族宗教问题太复杂,用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就等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整个地区都会遭殃,可他们历史太短,听不进劝告。伊拉克战争后续的发展完全证实了阿卜杜拉当时的预测。

“阿拉伯之春”之后,叙利亚在利比亚之后成了中东的暴风眼,区域内外各种力量交织,这里也成了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伊朗较量的前沿,沙特等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伊朗支持叙利亚政府。年伊朗与国际社会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之后,国际处境大为改善,在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这更增大了沙特的焦虑感。

今年5月特朗普任美国总统后第一次出访选择了沙特等中东国家,高调宣称伊朗为中东最大的威胁,拉一些国家组织对抗伊朗的阵线。沙特则投桃报李,向美国下了亿美元的军火订单。而就在此时,卡塔尔却替伊朗说了些好话,沙特因此大怒,与埃及、阿联酋、巴林等国家一起和卡塔尔断交。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和卡塔尔关系密切,有重要领导人常年生活在卡塔尔,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也对穆尔西领导的穆兄会政府表示支持;巴林没有石油,各方面都要靠沙特。而卡塔尔是小国大外交,天然气资源很丰富,不缺钱,境内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还有半岛电视台,因此也不愿示弱,反而进一步深化了与伊朗、土耳其等国的合作。

而沙特和伊朗矛盾升级,美国是最大的赢家。沙特等国争相向美国采购武器,今年8月美国得克萨斯州遭到飓风“哈维”的吹袭,沙特、卡塔尔争着捐款,务求要压倒对方,在美国面前有所表现。

中东欢迎“一带一路”

中国在中东的一贯政策是不干涉别国内政,相信各国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鼓励他们通过协商和对话来解决纷争。对中国的这些立场,有些方面也有意见,抱怨中国参与太有限,表示不能理解甚至有误解。对这些意见和抱怨,我们不回避,认真倾听,反复向他们解释,我们和任何个人都没有特殊的利益关系,不干涉内政不是为了保某个人,而是因为它是中小国家的护身符,每个国家都免不了有反对的声音,如果一有反对就允许外来干涉的话,世界将永无宁日。

我们也注意做各个派别的工作,不仅和政府打交道,也和反对派接触。穆巴拉克在埃及当政时,曾经9次访问中国,和我们关系很好。“阿拉伯之春”把穆巴拉克赶下了台,我们也接受了现实,开始和新当局打交道。穆尔西当选总统后,访问的第一个中东以外的国家就是中国,塞西同样如此,他至今已经访问中国3次。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各派政治力量都能了解中国,信任中国,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外交工作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

在叙利亚问题上,我们也和反对派打交道。普遍认为,叙利亚国内的反对派和政府关系暧昧,国外反对派才是真正的反对派。而国外反对派的大本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年我作为中东问题特使曾经在那里见到了他们的二号人物,会见的地点在一栋大楼的顶层,双方刚落座时气氛很严肃,对方夸了中国的古老文明,夸了我们的改革开放,然后话题一转,说你们这么伟大的国家和人民,怎么就不支持支持我们的革命,反而支持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独裁者呢?

我回顾了我在叙利亚4年的工作生活经历,提到了那里的古迹和友善的人民,然后说现在我们现在看电视,看到叙利亚天天在打仗,生灵涂炭,古迹被毁,感到很痛心,所以我们不赞成用暴力解决问题,而鼓励通过对话进行政治解决,这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是从叙利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的,不是为了某个人。这一番话之后,对方慢慢放松了,气氛越来越好,最后表示愿意到中国访问。不到两星期,外交学会邀请他们的主席到中国访问,王毅外长会见了代表团,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政策和主张的了解和理解。

总体而言,中国与中东国家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中国的立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中东地区国家的普遍欢迎,双方都把对方视为天然的合作伙伴。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把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连接在一起,是友好的纽带。我听到那个地区不少朋友说过,古代丝绸之路是我们的祖先共同开创的,今天“一带一路”会更紧密地把我们连在一起。

从经济上看,埃及、沙特等国都面临着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强大的制造业,双方的互补性很强。目前中东已有8个国家和中国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有7个国家成了亚投行的创始会员国。尽管还面临地区部分国家局势动荡和安全风险,但双方间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互利合作有广阔的前景。

注:年12月3日,由国际问题自媒体“世界灵敏度”于广州购书中心举办的一场学术演讲中,吴思科先生以沙特反腐风暴开场,与到会者分享了他的心得。本文首发澎湃。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xiuxianx.com/lydts/1453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